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三角观察:上天入地治气治水 这张环保成绩单很硬核

原标题:长三角观察:上天入地治气治水这张环保成绩单很硬核

长三角观察|“上天入地”治气治水,这张环保成绩单很硬核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全力推进之下,最近一年多来,区域内环保成绩颇为亮眼。

成绩单读上去稍显“拗口”,但很“硬核”:2017年,沪苏浙区域25个城市PM2.5浓度较2013年“大气十条”考核基准年下降34.3%,超额完成国家明确的下降20%的目标。

2018年,沪苏浙皖区域41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又下降10.2%。

水环境方面,区域333条国考断面中水质Ⅲ类及以上断面占比79.5%,较2015年提高了9.2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占比仅为0.9%。

透过上述总体指标,地图比例尺再拉大一点,把视角投向更为具体的水域和空气,可以看到,长三角四省市在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上,每一天都走得更近、走得更稳。

“都是为百姓治水,分什么上下游”

太湖流域,是长三角四省市绕不开的一块水域,地跨苏、浙、沪、皖,总面积3.69万平方公里,一直是各方用心保护的重点。

2018年12月中旬,在上海市人大牵头下,长三角四省市部分全国人大代表,首次共同开展联合视察,便剑指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当时代表们就有共识:水是流动的,区域深层次协调合作是突破口。

实际上,四省市之间的彼此协作早已展开。

往年10月到11月,是太湖水葫芦大面积爆发的风险期,严重时,水葫芦会从太湖漂到黄浦江。不过2018年这段时期,流域内的水葫芦突然“哑火”了。究其缘由,除了气候等客观因素,主要得益于流域上下游携手,提前布置防护和打捞力量。

“大家都是为百姓治水,分什么上下游呢。”2018年11月记者采访时,沪苏两地两名基层水务工作者说。

再看太浦河,流经苏浙沪三省市,从东太湖延伸至黄浦江,是通往上海的一条关键水域。自2016年底太浦河金泽水源地建成后,上海和浙江从这里的取水规模随之扩大。

如今共同保障这条河道的水质,各方用尽心思。2019年3月,毗邻而居的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建立了太浦河水资源保护省际协作机制,不但能联勤联动,平时上下游还共同监测,共享信息。

值得期待的是,目前太浦河后续的流域性工程已列入规划,这意味着,这片水域将成为太湖通往上海的清水走廊。

目光再往东挪向长江入海口,这里同样在创新生态保护机制。

2月28日,上海崇明和江苏南通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建长江口生态保护战略协同区。

两地携手,除了要加强修复长江口生态环境,保护跨省界生态空间,还将加大长江口北支湿地、崇明东滩湿地的保护力度。

这样一来,每年路经的候鸟要开心了,整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势必更为丰富。

“400多个鼻子”监测空气质量

生态保护的另一面,是污染联防联控。

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建立以来,始终动作频频。2018年以来,随着机制不断完善,防控力度与质量明显提升。

以空气来说,假如江苏北部有小城忽然出现重污染天气,复合型污染物随风飘散,远在南部的上海和浙江知道吗?要联控吗?如何联控?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副主任王茜有答案,她的答案来自“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

2013年,这个中心由原环保部设在上海,专为长三角各省市提供区域性预测预报服务,是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一个技术支撑。2018年底,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平台已完成建设,可实现区域内未来5天空气质量指数的精确预报,以及未来7天污染潜势的预报。

2019年3月,澎湃新闻记者走访该中心时,王茜发起一次可视化会商。屏幕中,沪、苏、浙、皖、赣五省相关负责人各自发言,交换和分析空气质量数据,协商近期联防联控举措。

王茜介绍,目前沪苏浙皖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国控点、省(市)控点总量达到400多个,它们像设在一线的“鼻子”,稍有“风吹草动”,后方的区域中心立即感知。

知道污染物何时来,更要知道其为何来。这时,设在上海市环科院的“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就发挥作用了。

“简单来说,我们找到了各类大气污染源,摸清了它们排放的污染物,以及排放污染的时间和污染物的量,并做了一个‘排行榜’。”上海市环科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王红丽说。

王红丽介绍,通过这份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长三角各地就能研判污染源的轻重缓急,量身定制治理方案。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指导思想,随着长三角一体化驶上快车道,已在区域内全面践行。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寿子琪介绍,2018年,经过长三角区域各方共同努力,区域内分阶段提前实施了船舶排放控制区措施,提前落实国六品油升级。

这项措施,如何理解?

实际上,上海港从2016年4月1日起,就率先实施了船舶排放控制要求,即船舶在靠岸停泊期间,应使用硫含量≤0.5% m/m的燃油。

但从2018年10月1日起,上海港会同长三角核心港口再次提前实施更严格的管控措施:只要船舶进入排放控制区,必须使用硫含量≤0.5%m/m的燃油。

这招先手棋,显然意在将船舶港口这一新近引起关注的污染源,纳入精细化预防与管理中。

同样,通过跨区域环保信用来监管企业,也在开创先河。

2017年,上海制定了全国首部地方性信用法规《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2018年,又主导推动长三角地区跨区域信用合作。而第一步,就是以环保领域作突破口。

澎湃新闻从相关部门了解到,针对环保失信企业,长三角区域建立了14条统一的严重失信行为认定标准,推出40余项跨区域联合惩戒措施。

如今,环保失信企业在长三角已寸步难行。有网友“傲娇”地点评:隔壁家环保账单你都不买,我们家你也休想来。

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立法工作协同,有望将区域环保协作正式纳入法制化轨道。

2018年6月,在上海召开的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地区立法工作协同座谈会上,四省市人大机关齐聚一堂,明确未来五个重点立法协同领域。环保不但位居其一,更是热议焦点。

座谈会上,多位与会代表建议,此前长三角通过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立法协同,开创了全国先例。在立法协同上,应全面延伸到整个生态环境领域,比如,特别是长江的生态保护。

现如今在长三角区域,分门别类、或大或小跨区域环保协作机制纷纷建立,但目的始终只有一个,“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相关阅读:
诠释开放共融城市特色(北京世园会风采) 移风易俗过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