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国首个“工匠日”在杭设立

原标题:全国首个“工匠日”在杭设立

全国首个“工匠日”在杭设立

选日9月26日,是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那天

本报讯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力争极致的精神,体现了心无旁骛、心如止水的境界,也代表了德技双馨的团队精神。

昨天,经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决定,自2019年起将每年的9月26日设立为“工匠日”,作为尊重工匠、关爱工匠、学习工匠,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这也是全国首个工匠日。

设立“工匠日”,有利于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劳模风采、弘扬工匠精神,进一步发挥工匠、高技能人才的帮带、示范、领军作用,激励广大劳动者争当新时代的先锋,助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建设。

为什么要将9月26日设为“工匠日”呢?

因为1937年的9月26日,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杭州跨时代的杰作,更是工匠精神的结晶,至今依然是巍然耸立在钱塘江上的标志性建筑。

9月26日设立为“工匠日”,充分体现了工匠精神的时代性、历史性、民族性、传承性,既是对杭州历史上工匠精神的致敬,更是对杭州“世代匠心”传承的激励。

钱报记者了解到,在“工匠日”当天,会举办首届杭州职工文化节闭幕式暨首个“工匠日”设立大会,将第三届“杭州工匠”认定发布、首个“工匠日”设立与杭州职工文化艺术建设新成就与相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报记者詹程开通讯员张晓燕

詹程开

相关阅读:
“率性官员”楼继伟卸任:曾称应帮助穷人而非懒人 凉山火灾亲历者:爆燃响彻山谷 火焰高达五六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