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钟声:以文明交流互鉴助推和平发展

原标题:以文明交流互鉴助推和平发展(钟声)

■只有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才能夯实世界和平发展的基础

3月下旬访问法国期间,习近平主席获赠1688年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这份珍贵的礼物,承载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孔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伏尔泰等人,为法国启蒙运动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也引导世界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如今,《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来到中国,彰显中法两个文化大国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视。中法关系中这个意味深长的细节,对于世界亦应有所启迪。

5年前,正是在法国巴黎,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站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高度,深刻阐述中国的文明观。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正是因为具有这些特征,文明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前提和动力。“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中国的文明观以其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给纷繁复杂的世界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展示了兼容并包、和合为贵的东方智慧。

真理的光芒有着超越时间的力量,这场被国际舆论称为“里程碑”的演讲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让文明互动空前频繁,树立起正确的文明观是当务之急。那些固守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旧唱本,人为筑起藩篱的做法,不仅使自己受损,还会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只有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才能夯实世界和平发展的基础。

“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石碑上镌刻的这句话,正是人类需要共同警醒的。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局部战争此起彼伏,贫困饥饿依然存在,难民危机、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众多威胁困扰着人们。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妄动,让人们更加担心对立对抗的风险。解决这些难题,仅靠一国或一种文明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人类一切优秀文化和智慧中汲取营养,让和平与文明的雨露滋润人的思想,播撒和平理念的种子,扬起和平发展的风帆。

作为世界唯一从未中断的古老文明,中华文明饱含博大精深的智慧。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认为:“这种和平的态度,已成为中国的特质。”正是在这种和平理念的浸润下,新时代的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之路,坚定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础上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弗·库克在《文明国家的崛起》一书中指出,中华文明是“天生的和平、非扩张主义和非帝国主义的文明”。随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实质越来越受到欢迎,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日益深入人心。

今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为推动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搭建的又一重要平台,将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支撑。相信大会的召开将进一步加深各国文明对话、促进相互理解,让璀璨夺目的文明之花再次在亚洲大陆这一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竞相绽放,为人类文明的交融共存、和谐进步注入正能量。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相关阅读:
烈士纪念碑前的一堂思政课 巫溪为一线扶贫干部上廉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