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既要产量大也要效益好
北斗无人耕地平整机在襄州区龙王镇稻虾共作田里来回穿梭,7台大型推土机在南漳县九集镇八泉村整治高标准农田……草木萌生,田野新绿。初春的湖北省襄阳市,一派繁忙春耕景象。
自2012年粮食总产突破百亿斤大关、成为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第一个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以来,襄阳市连续7年实现优质稳产。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表示,农业是襄阳的基础性产业,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中心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推动襄阳从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加速转型升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3月16日,位于襄州区龙王镇曾陈村、龙兴村的5000亩“稻虾共作”基地里,襄阳华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按照“稻虾共作”手册指导农工整理田块。龙王镇党委书记母运振介绍,该镇属于红水河、排子河、引丹干渠灌区,水资源丰富。到2020年,全镇将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方式,把“稻虾共作”面积扩大到5万亩。
襄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余涛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市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5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70万亩。“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农田提档升级,进而实现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建成后,粮食综合产能每亩可提高100公斤。”
襄阳北部地区非常适合马铃薯规模种植。过去,这里的马铃薯亩产量在2500斤左右,而现在亩产5000斤以上已经很常见了。带来这一变化的,是襄阳市农科院王四清团队。
2011年,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襄阳综合试验站成立,王四清担任站长。“经过5年努力,我们筛选出‘种薯5号’等适合襄阳种植的新品种,并成功引导农民采用‘垄作’‘双膜栽培’等先进生产方式,推动马铃薯产量不断提高。”王四清说,2015年,襄州区张家集镇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示范片每亩鲜薯产量折合4646公斤,创造了湖北省马铃薯测产最高单产纪录。
地跨南漳、保康、谷城、老河口三县一市的“中国有机谷”,以绿色、无公害为主导,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基地100万亩,其中有机基地50万亩,是襄阳粮食作物优质高效发展的代表区域之一。3月22日,记者在位于谷城县的湖北绿尚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看到,田间地头都装上了诱虫灯。基地负责人谢辉告诉记者:“除了使用诱虫灯代替杀虫剂,我们还从内蒙古买来羊粪作为有机肥,用草山土来改良土地。2015年6月,我们生产的蔬菜被评定为无公害蔬菜,今年将申请报批有机蔬菜。”
在倾力打造“中国有机谷”的同时,襄阳还重点推广15种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他们以农产品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支持“稻虾共作”等10个特色品牌擦亮打响。目前,已培育涉农驰名商标33件,占全市中国驰名商标总数64.7%,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60家,襄阳正大、乐峰粮油、三杰粮油等远近闻名。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产量大的效益低,效益好的产量小’这一结构性矛盾得到有效缓解,种植业提质增效势头强劲。”襄阳市市长郄英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