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牡丹花开聚人气美了生态富了民
垫江牡丹文化节吸引游客前来
盛开的牡丹花
仲春时节,天气阴晴不定。
可无论是春光明媚还是小雨淅沥,垫江恺之峰旅游区(太平镇))却总是热闹非凡。
盛开的牡丹花娇艳欲滴,顺着山势延绵几里,白色的、粉色的争奇斗艳、各展芳华,一眼望去如一幅牡丹花海图徐徐展开,美轮美奂。
无数游客纷至沓来,用镜头定格花开时节的美丽。
“现在村里漂亮了,人也来得多。”花海如画、游人如织,看着眼前的景象,太平镇牡丹村年过六旬的村民易同兰唏嘘不已,不由得想起以前那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极为不便的村道。别说外地人极少到村里来,就连村里的年轻人也纷纷外出务工,整个村子极为冷清。
2000年第一届牡丹节开幕,太平牡丹园迎来了第一批游客。
自此,牡丹文化节逐年开展,至今已经成功举办20届,垫江的“花”经济也随之越来越兴旺,村民们种植牡丹的热情也越来越高,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广,全县牡丹种植面积已达2万余亩。
近5年来,牡丹节期间,垫江累计接待游客达650万人次,年均增长18.5%;实现收入超过40亿元,年均增长45%。
预计今年牡丹节,垫江接待游客将超过250万人次,同比增长29%,实现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30%。
牡丹花美香溢,已经与这座城市的生长脉络密切交织。
全域旅游
移步异景山水皆美
旅游业是典型的“注意力经济”,需要不断制造新热点、新话题,才能始终保持新鲜感、回味感,保持永久的吸引力。垫江牡丹节就是这样一步棋,让写在纸上的雄心壮志落地,以花为媒聚人气,以节造势扩影响,花托节,节造势,全方位展现垫江旅游。
这一花一节,县城各星级饭店及商务宾馆入住率平均达到95%以上,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也为城区商贸业、餐饮业和零售业带来更多客流,直接拉动城区消费,其营业销售收入均比节前有大幅增长,节庆活动有力促进和带动了县域旅游经济大发展。
细心的人注意到,小到一个节庆,大到整个城市,垫江可游可玩的地方很多,移步异景,全域开花,山水牡丹、传统农耕等文化元素都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形成花城相融的“牡丹文化”、美食美景的“生态休闲文化”,城市品位随着旅游发展而提升,随处体现“牡丹故里·康养垫江”的文化内涵,2017年荣获“中国石磨豆花美食之乡”品牌。
今年以来,垫江坚持以旅游拳头产品打造和精品旅游线路为重点,狠抓牡丹樱花世界、恺之峰旅游区、华夏牡丹园等重点景区带动全县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目前,全县正由单一的景区旅游向开放的全域旅游转变,以旅游拳头产品打造和精品旅游线路为重点,在原有旅游产业基础上,创立特色鲜明的“牡丹景区旅游+四季体验旅游+广阔乡村旅游”的发展格局,让幅员垫江1500多平方公里的山水风光成为客人休闲观光和乐山乐水的旅游目的地。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大对外宣传营销力度,垫江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媒介宣传覆盖广泛,节会展会彰显形象,旅游宣传氛围浓郁。
全季旅游
一年四季皆是旺季
在推动旅游发展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垫江想出了自己的方法缩短“空窗期”:开创“一花带百花,一节带多节”的旅游节会发展模式,相继举办冬季牡丹展、油菜花节、李花乡村旅游节、秋季菊展、龙溪河垂钓节、石磨豆花美食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初步形成秀美的山水牡丹、雪白的五洞李花、绚丽的乐天花谷等特色独具的生态旅游景区,呈现出“一花引来百花开,一节引领四季歌,带动全域旅游大发展”的格局。于垫江而言,“一山牡丹红,百里米粮仓,千年耕读史、满城豆花香”是最好的诠释。
全季花开并不等同于全季旅游,垫江是西部花都、牡丹之乡,赏花游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其旅游主力军,从最开始的牡丹花“一枝独秀”到后来李花、荷花、樱花、油菜花等“百花争艳”,垫江的赏花游虽然越发蓬勃发展,但因赏花游存在花期短、可复制性强、同质化竞争激烈等问题,垫江旅游发展的格局一直受限。春季旅游太热,其余季节太淡。
如何破局?垫江盯上了康养旅游这块“蛋糕”。
要让游客留下来,实现过境游向过夜游的转变,发展康养旅游是关键。地处川渝两地交界和万州、涪陵、长寿三区之间的垫江,不仅仅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水稻制种基地县,更是国家中医药示范县,拥有2家国家级“三甲”医院。垫江还是“千年古县,牡丹之乡”,生态康养资源十分丰富,以纳凉避暑、温泉养生为代表的“两山福地”养心产业蓄势待发;以中药材种植和康体保健为支撑的新兴养生业态快速崛起,中华仙草园、恒建太极康养城、项目纷纷落地,建成市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现代理疗度假基地。
垫江以沉淀千年的牡丹名片,加上周末旅游的区位优势,瞄准越来越大的康养旅游市场,以期让游客在垫江养眼养心养生,这样既整合了垫江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形态,提升旅游形象,又通过壮大旅游格局助推全县产业融合发展。
全业旅游
共同发力全面融合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整个城市面貌都因此不同,很多改变始于旅游但不止于旅游,旅游产业的繁荣顺势影响到垫江内各个产业,以文化穿线,形成文城、文旅、农旅、商旅全面融合的局面。
文旅融合,“牡丹人家”星级农家乐项目规划建设中,将角雕、竹编、咂酒、春牛舞等非遗文化植入项目中,同时注重“一家一品”,从不同侧面开发文旅融合项目,不但把特色文化项目引入牡丹生态园等旅游景区之中,还计划创作更多与之相关的艺术精品,让它成为牡丹文化高扬的龙头。
农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兴建星罗棋布的星级农家乐,让农村成为文化旅游的生长空间,让农业成为文化旅游的观光产业,让农民成为文化旅游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惠者,让文化旅游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
商旅融合,把商业布点和耕读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文化的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做大做强垫江特色品牌。发展壮大角雕、竹编、咂酒等系列非遗手工艺品及地方传统美食,有序实施“中国石磨豆花美食之乡”规范化建设,实现品牌化、标准化,促进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用文化形象创造经济效益。
全业旅游格局进一步振兴乡村旅游,进而振兴乡村经济,当地老百姓成为了最大受益者,富了头脑鼓起口袋,旅游这碗饭越吃越香。
64岁的程运连是澄溪镇通集村7社的村民,家境经济情况一般。“自2015年华夏牡丹园开始建设起,我就长期在这里务工,从事除草、施肥等工作,每月的务工收入加上土地流转费、退耕还林补贴,现在家里每年收入多了7000元左右。而且工作地点离家近,还能兼顾家庭和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说到现在的工作,程运连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易珂宇况宇王琳琳图片由垫江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