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哈尔滨新区建设项目审批开工速度迈入全国第一梯队
2月2日发布土地出让公告,3月8日土地摘牌,3月20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3月20日企业提出审批申请,3月31日企业拿到施工许可……仅用了56天,哈尔滨中翼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全部开工手续。今年以来,哈尔滨新区实施“承诺即开工”改革,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标志着新区迈入建设项目审批开工速度全国第一梯队,为实现营商环境“全省最优、全国一流”目标奠定基础。
破解痼疾提升审批速度
哈尔滨冬季漫长,有效施工周期短。由于传统的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方式具有环节相互咬合、要件互为关联、部门各自为战、信息孤立不通等特点,企业从“摘牌”拿地到取得开工手续最快也要100多天,不仅增加了时间成本,也使企业在漫长的“审批长跑”中疲惫不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投资信心。为了从根本上破解这一痼疾,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最优投资热土,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政策优势,全面对标全国最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深入研究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全面提升投资建设审批速度的可行路径。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从发布土地出让公告开始,到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大约45个自然日,这段时间企业除了准备土地竞标基本上无事可做。拿地之后,企业方能根据发改、规划、环保等部门给出的各项指标开始勘察设计、规划设计、环境影响和节能评价、确定施工和监理单位、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进行人防审查和消防设计备案等一系列手续,最终取得施工许可证。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法定时间,在政策允许的“底限”上充分实现各相关审批部门的协调联动和靠前服务,就成了切实压缩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的关键。
探索“承诺即开工”新途径
按照这一思路,哈尔滨新区大胆创新,精准发力,按照“容缺受理、承诺准入、诚信开工”的思路,通过“带标出让、提前介入、全程辅导、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次发证”等举措,走出了一条独具新区特色的“承诺即开工”改革新路。
——不破底线破常规。将投资建设审批全环节划分成“带标出让”“容缺预审”和“并联审批”三大阶段。“带标出让”就是在土地公告发布之前,有意愿申请的企业预先将投资强度、容积率、单位能耗标准、污染控制标准、税收等方面指标作为地块出让的条件,利用从拿地准备到签订土地出让合同这段时间,按照上述指标提前开展方案设计等准备工作。“容缺预审”就是企业提出申请后,由新区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和水务局、城乡建设局等部门提前介入,指导企业完成各项材料的准备并进行预审,将原来需要在“摘地”之后完成的工作通过“容缺受理”的方式提前完成。“并联审批”就是在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提交申请材料后,各相关部门即开始同步推进审批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依次办结相关审批手续。
——不重审批重服务。在“承诺即开工”的改革实践中,哈尔滨新区相关审批部门彻底将“高高在上等申请”变成了“俯下身子做服务”。在企业通过洽谈明确表达投资意愿以后,新区审批部门共同为企业“把脉”,根据企业的不同需要和自身情况为其“量身定做”审批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明晰责任分工。
在并联审批阶段,哈尔滨新区将办理开工审批手续所需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备案”“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质量监督注册”“安全监督手续”等必办事项的申请文件进行整合,形成“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承诺即开工’联合审批申请表”(即“一表”),将原来需要企业填写的116个列项缩减至39个,原来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由32个缩减至14个。只要企业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作出承诺,即可进行“一表”申报,在综合受理窗口(即“一窗”)提交材料,通过审核后一次性领到上述的各项许可文书。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新区主管领导召开联席会议,相关部门与企业召开交流座谈会,为企业宣讲政策,答疑解惑。新区自然资源局先行审查各种报批图和工程设计方案;新区城乡建设局指导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发包等的具体操作方法;新区行政审批局在为企业提供“无偿代办”的同时,及时通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实现信息共享,有效促进各部门之间由原来的“单兵作战”向“协同合作”推进。通过这种主动靠前的服务,使企业从原来的“追着政府部门跑”变成了“政府领着企业跑”,从原来的“千头万绪胡乱抓”到“条理清晰顺畅办”,营造出政商“亲”“清”、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不增风险增信用。哈尔滨新区推行的“承诺即开工”改革彻底杜绝了以“标准”替代“审批”,“先建后验”“未批先建”等突破法律框架的做法,既保证了审批部门的依法履责,又切实减轻了监管部门的工作压力,让职能部门在审批中减少风险,在服务中兑现承诺;项目单位在申请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承诺,在项目施工中践行承诺,让企业在减少投资成本的同时,确保按照承诺事项依法施工,形成了政企信用双赢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