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田把式”春耕尝“鲜”记

原标题:“田把式”春耕尝“鲜”记

新华社石家庄3月29日电 题:“田把式”春耕尝“鲜”记

新华社记者白明山

眼下正是春耕忙碌的时节。在河北任县大屯乡马坊村村北一片绿油油的麦田里,竖立着一根根1米多高的喷水杆,像一个个守护麦田的“卫士”。

刘永强站在地头,只见他拿起遥控器轻轻一按,几百米外的水喷头便自动打开。“不用拉水袋、开垄沟,只需一部遥控器,就能让麦苗喝个饱。”刘永强乐呵呵地说。

48岁的刘永强是任县大屯乡马坊村彩霞家庭农场的负责人,种植小麦200余亩。跟土地打了30年交道的刘永强,是远近闻名的“田把式”。如今,他在田间地头尝试起了新鲜玩意儿。

智能灌溉实现了节水增效。在麦田里,他指着地头一个“方盒子”说,省水省力的奥妙就在这里。2014年,任县在全县范围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刘永强的200多亩地成了试验田,他的地里统一安装了农田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地面又配套安装了喷灌设施,计量设施一部分控制水泵,一部分安装在灌溉设备上,通过遥控远程操控。

“像我们农场的200多亩小麦,请4个工人至少得忙活20天才能浇完,智能灌溉系统可24小时作业,六七天就能浇完。”刘永强说,用新模式浇地,每亩用水量可节约40%,人工成本降低80%,达到了节水降本增效的目的。

在刘永强看来,浇地是“苦差事”,劳动强度大,用工价格高,浇水量难掌握。相比之下,采用智能灌溉系统更有利于抢抓农时,解放生产力,节约种植成本。

尝到了甜头,刘永强“科技种田”的劲头更足了。春灌过后,他还要采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代替人工进行药肥一体化混合喷施,防治粘虫、白粉病和喷施叶面肥一次性完成。

任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地力肥沃,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任县水务局党组书记赵平亮说,目前,全县共安装农田灌溉用水计量设施7344处,可覆盖全县40多万亩耕地,占全部耕地的90%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4%。

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在省时省力的同时,也大大改变了过去农民种田“一身泥巴一脸脏”的形象。“新型职业农民就要有新观念、新技术,俺们就是穿着皮鞋种田的新型职业农民!”刘永强打趣地说。

相关阅读:
物流降成本 今年将超一千二百亿 商务部表示将探索推进重要产品追溯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