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捞渔河湿地加快“国”字号建设

原标题:捞渔河湿地加快“国”字号建设

优化水上森林布水系统、清理水生植物、拓宽水道……在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云南昆明捞渔河国家湿地公园,800亩湿地正全面进行提升改造,进一步提升水质净化效果。

不仅仅是云南昆明捞渔河国家湿地公园在升级改造,度假区大渔文化旅游综合体预计年底完成全部建设,届时将对大渔片区打造旅游文化生态健康产业聚集区起到标杆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助推片区产业功能提升。

国家湿地公园呈现5个功能区

捞渔河湿地位于环湖东路,是一个经过提升改造、兼顾生态与景观功能的湿地公园。近年来,随着滇池生态修复工程的不断推进,捞渔河湿地已成为滇池湖滨生态的绿色屏障,也是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2017年12月27日,昆明捞渔河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获批,意味着连续两年申报的云南昆明捞渔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有了实质性进展。

云南昆明捞渔河国家湿地公园投资为11.32亿元,总面积11000亩(含部分湖滨近岸水体),岸线全长14.7公里,包含大渔片区湖岸线对应的整个湖滨区域,具体建设范围沿当前滇池湖岸线北起杜家村,南至大湾村南侧,西侧边界含滇池部分水体,东侧主要为滇池一级保护区,局部延伸到环湖东路,含捞渔河河道,拟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区。

“目前,整个项目已经完成七星山隧道至捞渔河湿地建成区段3.1公里的围栏施工以及湿地公园南侧大湾地块生态林带恢复工程,共种植中山杉、柳树、香樟、银杏等乔木1.1万株。”度假区国投集团公司绿化部副经理李硕介绍,预计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5个功能区建设。

截至目前,滇池度假区完成原有800亩捞渔河湿地的水上森林布水系统优化、清理水生植物、拓宽水道等提升改造工作,移植中山杉143棵,修砌布水堰新建土坝711.7米,修砌布水口(木桩)46米,修割芦苇面积达2400平方米,开挖沟渠576米。

记者在现场看到,道路旁中山杉林内已经修建一些隔水堰。“这也是我们改造的一部分,能增加水面的高低落差,流动性就更大。”度假区园林(林业)绿化局工作人员谢鑫介绍,没有改造的部分属于大水漫灌式的流动,而通过“三纵三横”优化后,能增加过水停留时间,提升水质循环效果。

大渔片区地标性建筑年底建成

在古滇路和渔浦路交叉口,大渔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建筑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断水,目前正在进行装修、水电安装及室外附属工程施工。

“自2017年4月开工以来,现在已经完成80%的工程,计划在今年年底完成全部建设。”度假区国投集团公司项目负责人杨庆介绍,大渔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由度假区国投集团公司自筹资金开发建设,总建筑面积266344.4平方米,总投资为15.5亿元,包括两层地下室,地面上主要有5栋建筑物,项目以“写字办公楼+配套酒店+文化旅游产业综合体”为主要功能。

杨庆介绍,大渔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主要建设管理服务区、酒店住宿区、旅游购物区三大旅游服务区块。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商务、文化、写字楼等为一体的商业性地标建筑,对度假区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区的打造起到标杆示范作用,全面推动度假区产业功能进一步提升,引领和带动大渔片区发展。(昆明日报 记者缪亚平)

相关阅读: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 交通运输行业核查将做到100%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