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抗倭古镇变牡蛎吊养基地:产业、生态两不误
(八闽千姿)抗倭古镇变牡蛎吊养基地:产业、生态两不误
中新社福建诏安3月24日电 题:抗倭古镇变牡蛎吊养基地:产业、生态两不误
作者 张金川 彭莉芳
因形如一枝倒挂梅花,地处闽粤交界、诏安湾畔的一个滨海小镇得名“梅岭”。
600多年前,戚继光、俞大猷曾于此驻兵抗倭。而今,这个古朴的抗倭名镇依托丰富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上养殖业,加以生态宜居环境整治,显露出一个富美海湾特色现代小镇的雏形。
碧波荡漾,群鸥飞翔。一大早,中新社记者来到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梅岭镇林厝村,搭乘村民林海滨的渔船一同出海。约半个小时后,林海滨抵达他的牡蛎养殖所在海域,开始忙碌起来。
海面上,白色浮球随处可见,在海风吹拂下不住摇摆。林海滨一次又一次弯下腰去,将一串串牡蛎幼苗绑上白色泡沫浮球,放入海上养殖笼中。
“村里的牡蛎养殖户近来都在忙着下苗。”林海滨告诉记者,用绳子将牡蛎壳串起来平挂在泡沫浮球上养殖,是当前较为便捷的养殖方式。
梅岭镇三面环海,浅海滩涂12.5万亩,以养殖与捕捞为支柱产业,已建成福建省规模最大的深水抗风浪牡蛎吊养基地。官方数据显示,去年梅岭镇养殖业总产值达15亿元(人民币,下同)。
林海滨的牡蛎养殖面积有500余亩,他所在的林厝村里八成村民都从事牡蛎养殖及相关产业。“几年前我还在厦门打工,看到牡蛎养殖的广阔前景,就回到家乡搞起牡蛎养殖。”虽然海上作业辛苦,但近年来林海滨牡蛎养殖的收成颇丰。
从海里捞起一串石头颜色一样的牡蛎,林海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培育得好的话,这一串可以长到二十斤;价钱好的话,一串就可以卖出十多块钱。这片海域约有五十万条,产量大一点的话,收入非常可观。”
近些年,梅岭镇林厝村、腊洲村等地的养殖户大胆探索,聘请水产专家和技术人员担任养殖场技术顾问,将传统的条石放养改为废牡蛎壳附苗新技术吊养,获得成功。目前,该镇已有多家废牡蛎壳附苗场,为当地养殖户提供优良品种。
不仅如此,该镇围绕一粒牡蛎,延伸出牡蛎深加工场、撬牡蛎店、牡蛎育苗场、塑料胶丝、牡蛎收割队、牡蛎壳加工等产业链,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腊洲村已是梅岭镇的一个“富美乡村”,并入选漳州市“十佳最美渔村”。走进腊洲村,村内新楼房外立面的立体涂鸦引人注目,不仅有海底景观、写意国画,也有立体感十足的建筑景观,还有反映礼义廉耻的生动壁画。村道两旁的巨石,色彩斑斓,被绘成各种动物形象,惟妙惟肖。
“只要你想赚钱,在村里就有事干。”腊洲村村党支部书记商武乾说,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已达33000多元。
在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的同时,梅岭镇不忘古镇的历史文化优势与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保护“古”资源,做好“海”文章。
梅岭镇南门村的悬钟古城,是明清时期的东南海防军事要塞。古城内,关帝庙始建于明代,六百多年来几经修葺,香火旺盛,而果老山完整保留着数十处明代碑刻。梅岭半岛,三面临海,风景绮丽,名胜古迹甚多,是极佳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目前,该镇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滨海文化休闲度假旅游项目;整合开发周边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业态,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梅岭镇镇长李学渊表示,一手抓产业兴旺,一手抓生态宜居,着力打造富美海湾特色小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