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低保户梅龙伍的“逆袭”之路

原标题:低保户梅龙伍的“逆袭”之路

二月二十五日,民利村干部和梅龙伍(左)摆谈产业发展情况。记者 齐岚森 摄

又是天气晴好的日子。一大早,渝北区石船镇民利村村民梅龙伍起了床,吃碗热气腾腾的肉末稀饭,来到离家不远的堰塘边上,给鸭子投喂饲料。

两年多前,梅龙伍因重伤致残,一度以为自己这辈子要彻底“洗白”了。没想到短短两年时间,凭着脱贫帮扶好政策,他不仅住上了三室一厅的新房,还发展起了特色产业,成功“逆袭”,一举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不久前的一天,梅龙伍在跟记者说起自己的“翻身”故事时,“甩”出这样一句朴素而又“高调”的话来,“现在的政策那么好,只要肯努力,日子一定能好起来!”

不幸重伤致残

2016年,对梅龙伍来说太艰难了。

在主城某工地当临时工的梅龙伍,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从高高的堡坎上摔下来,重伤。被送到医院后,医生作出诊断:马尾神经受损,他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

梅龙伍瞬间觉得天塌了。

“我受伤后不久儿子也得了重病,家中本就没什么积蓄,日子一下变得十分艰难。”梅龙伍告诉记者,那段时间他天天唉声叹气,抱怨命运不公。但很快又打起精神,“我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垮,必须站起来!”

在住院治疗一年多后,梅龙伍奇迹般站了起来。虽然落下二级伤残,再也没法干重体力活,但他认为这已是最好的结果。

梅龙伍回到家中,梦想着要从头再来,不想又一次被残酷现实狠狠击中——由于年久失修,40多年的老屋垮了,家没了。

房子没了,田地荒了,儿子的病还没治愈,偏偏这时儿媳因故远走他乡,抛下嗷嗷待哺的孙子。那时,梅龙伍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绝望。

一个好汉大家帮

2016年底,民利村将梅龙伍列为建卡贫困户,为其一家三口办理了低保,并按照政策划拨5万多元为他修建新房。

解决了温饱的梅龙伍不愿坐享其成。

看到梅龙伍对脱贫充满信心和斗志,对口帮扶他的干部都打心眼里高兴。“梅龙伍正印证了‘人穷志不穷’那句老话。”民利村村主任方玲感慨地说。

渝北区、石船镇、民利村三级对口帮扶干部想尽办法帮扶,梅龙伍的生活很快发生了变化。

2017年,90平方米的新房修建完毕,猪圈也盖好了。扶贫干部买来100只鸡苗、50只鸭苗,还有两头仔猪,送到梅龙伍家中。到年底一算账,年纯收入5500元,他摘掉了贫困帽。

2018年,梅龙伍挖建了面积1.5亩的鱼塘,又种了4亩秋桃,还利用无息贷款4万元养了8头肉牛,年纯收入16500元。

儿子病好后,在两路城区找到一份送快递的工作,收入稳定。

就这样,两年前还穷得响叮当的贫困户摇身一变成村里的脱贫先进典型,梅龙伍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好日子来了

今年春节,沉寂了好几年的梅家热闹非凡。大年三十那天,梅龙伍宰鸡杀鸭,在自家新房的院坝张罗了3桌饭菜,请亲朋好友团年。

梅龙伍决心进一步发展产业,今年大干一场:“村里组织我们去参加种植、养殖技术培训课,我从中受到启发,准备搞团鱼和泥鳅养殖——堰塘是现成的,等着下雨有了水就可以动手。”

“团鱼准备养100只,泥鳅苗投20斤。团鱼一年就能有收成,我们隔壁村养团鱼的一斤能卖200元,我预计今年纯收入能达到3万元!”他高高兴兴地算起了经济账。

看着在池塘里的鸭群和满山跑的母鸡,梅龙伍情不自禁地念叨起来:“到明年,我那4亩秋桃也要挂果了……”

好日子的的确确来了。

相关阅读:
46匹“马健儿”驰骋从化 韩国瑜一行参观港珠澳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