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席帕尔维兹·库哈弗坎:中国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作出贡献

原标题: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席帕尔维兹·库哈弗坎:中国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作出贡献

2002年8月份,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首次提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概念(简称GIAHS),其宗旨是促进对全球主要传统农业技术和生产体系的保护利用,促进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传统知识体系认同、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在位于意大利罗马的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基金会总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GIAHS概念的发起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席帕尔维兹·库哈弗坎。

库哈弗坎出生在伊朗的一个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教授和研究员,在伊朗、法国、海地、厄瓜多尔等国农民社群工作多年,他于1991年加入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总部工作直至2012年退休。他在工作中发现许多传统农业实践和经验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他在2002年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与倡议。“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热情,源于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以及我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我希望未来的世界没有饥饿,希望营造一个对青年一代尤其是农村群体而言更美好的未来。”

库哈弗坎表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个最杰出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小农、家庭农业、传统农业系统实例,他们足以被视为在粮食与营养安全、就业、健康与环境等领域可持续农业政策与投资方面的典范。“这些系统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而且保护了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护了具有强大恢复力的生态系统,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产品与服务可持续供给,保证了粮食安全与人们的生活品质。”库哈弗坎说。

自GIAHS概念诞生以来,目前已有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等50多个传统农业系统入选GIAHS保护名录,目前申请加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国家还在不断增加。库哈弗坎介绍,中国是最早支持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并拥有最多遗产地的国家,现有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等在内的15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谈及农业文化遗产如何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库哈弗坎认为,如果农业没有发挥关键作用,农民没有切实受益,乡村振兴就不可能实现。大多数农业文化遗产地位于偏远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远离市场、缺乏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遗产地民众常常很贫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认定恰恰可以帮助偏远乡村农民维持生计和传统生活方式,从而支撑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退休后,库哈弗坎创立了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基金会,旨在通过技术援助、能力建设、青年一代的教育培训,为农业遗产地社区宣传与筹集资金,并与当地社区、国家研发机构、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展开合作,使得各方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行动计划得以实施。“例如,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适当培训方式,在菲律宾和突尼斯开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现代农业系统恢复力的评估对比。”库哈弗坎说。

中国目前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引领者。“在过去40年中,中国在农业与农村发展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令人震撼。”库哈弗坎说:“我来自伊朗,伊朗与中国一样都是农耕文明古国,我们的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与新疆坎儿井同根同源,我的心也与中国人民相通。无论是在国家层面上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还是国际层面上的南南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中国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发展模式,也为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贡献了巨大力量。”他表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基金会愿意借助自身的专业力量和国际团队,帮助中国开展返乡投资、监测评估等农业文化遗产促进工作,将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成功经验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分享,推动中外农业文化遗产地结对,实现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明阳)

相关阅读:
提升执行力⑮|滨海湾新区计划年内启动滨海景观活力长廊建设 重大调整!南城国际商务区拟“升级”成东莞国际商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