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牛市“失语者”
本报记者姜诗蔷北京报道
行业“大佬”爱聊长期业绩,却总也逃不过短期业绩对情绪的搅扰。
“今年以来大盘行情回暖,部分基金表现突出,其实相比起来别人40%多的回报、自己的却不足10%,总是有压力的。”3月20日,华南某公募基金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截至3月20日,今年以来上证综指涨幅达23.93%,股市迅速回暖的同时,许多权益基金弥补去年产生的亏损,但并非所有人“运气”好。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剔除今年成立的基金后剩余共1087只股票型基金(分份额统计)中,截至3月19日,有85%的基金今年以来收益超过20%,其中收益最高的已经超过50%,但仍有约3%的基金今年以来回报不足10%。
业绩分化明显
截至3月19日,今年以来回报最高的股票型基金是前海开源再融资主题精选,该基金今年以来回报为53.41%。
此外,回报50%以上的股票型基金中还有银华农业产业,自今年以来回报为51.54%。
偏股混合基金中,还有银华内需精选和金鹰主题优势两只基金今年以来回报超过50%。整体来看,剔除今年成立的基金后剩余共72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分份额统计)中,有77%的基金今年来回报超过20%,收益不足10%的有约5%。
相比之下,业绩表现优异的基金在本轮行情中要么提前重仓埋伏,要么押中本轮反弹的行业;而业绩相对较弱的基金则在仓位以及对股市的预期上相对较淡。
譬如今年来回报达到54.65%的银华内需精选,该基金基金经理刘辉此前在去年年报中就对今年一季度市场提出反弹预期,认为在延续下跌调整后,一季度会有阶段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反弹行情。
针对行业配置情况,刘辉指出,“首先继续持仓农业中的养殖产业链公司,等待股价充分反映基本面的情况;其次,在经济下行趋势明显而未现转机的情况下,积极参与了以5G投资产业链为代表的逆周期行业投资;再次,坚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配置,只是将配置的重心从上游资源转移到中游电池厂商;最后,虽然前一阶段对医药和白酒等消费股进行了策略性减仓,依然等待这些行业的基本面情况的进一步明朗,等待重新配置的机会。”
从提及的行业来看,5G、新能源汽车、白酒等都是今年来表现比较好的行业板块。数据显示,白酒指数今年以来连续三个月月度涨幅均为收涨,年初截至3月20日涨幅达到52.28%;新能源汽车指数、5G指数均是2月、3月(截至3月20日)两个月月度收涨,今年以来涨幅分别达到28.91%和34.15%。
前海开源基金以多次表态“全面加仓”而被市场熟知,在本轮行情中,旗下多只基金亦表现不错。
“A股此次逼空式上涨正是牛市启动的重要信号,因为往往在市场开启牛市的初期,上涨的幅度是比较大的,斜率很大。当市场重回3000点这一心理高位时,出现一定的震荡调整实属正常,但很难有大的调整。”3月20日,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
虽然在行情的带动下权益类基金业绩整体上行,不过也有部分基金收益为负、或涨幅不足10%“踏空”本轮行情。
数据显示,股票型基金中还有华润元大中创100今年以来截至3月19日的回报为-1.26%。资料显示,该基金今年1月初转型完成,由投资于目标ETF的联接基金变更为直接投资该标指数的指数基金。
事实上,今年1月初开始中创100指数表现也逐步上涨,但这只基金显然没有跟上节奏。3月20日,华润元大基金有关人士回应称,“这只基金今年1月转型,根据基金招募说明书的内容,目前还在建仓期。”
不过,自该基金转型以来目前已近三个月,对于建仓完成后的业绩表现情况,该人士则表示,“产品的投资情况、市场观点等会在季报等定期公告中披露。”
绩差者直面压力
“今年以来各大指数大幅上涨,但权益类基金却表现分化,主要原因包括:第一,股票仓位的差异,很多权益类基金的股票仓位有差异,仓位越大,系统性风险越大,能够享受到的贝塔收益就越高;第二,选股能力的差异,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越强,可以获得的阿尔法收益就越高;第三,基金风格的差异,今年以来,明显中小盘风格的基金业绩要更好。“3月20日,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从市场反馈来看,仓位以及风格或是“踏空”的关键因素。“业绩较弱的基金,大多数股票仓位较低。”张婷表示。
“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理念,有的基金经理本身比较注重安全边际,可能选的股票都不太符合今年这种急速上涨的风格,所以就会变成大家看到的在这段时间内没有跑赢大盘。其实今年以来涨的都是科技类的、或者是小盘股,但这确实和一些基金经理风格不符了。”3月20日,北京某公募基金人士受访时指出。
虽然如此,但业绩带来的压力也依然不能忽视。
“有一些基金表现不好就是踏空了,其实我们公司最近也有离职的基金经理,虽然离职主要原因也不能说就是业绩不好,但确实其任职期间业绩表现不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3月20日,某券商系公募基金基金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不过,不少基金公司也在受访时表示更注重长期表现,短期业绩不足以成为衡量标准。
“对于这种短期业绩落后的情况,公司方面也不会干涉,毕竟是短期的。”前述基金公司人士指出,“其实大家风格不同,不同质化,这样才能分散风险。”
“一般我们公司的考核是3年到5年,今年以来的业绩怎么样其实也不太关注。”华南某公募基金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