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桑塔格写作 | 除了《论摄影》,桑塔格还写了这些书
提起苏珊·桑塔格,我们就会想起她的一系列标签:“美国公众的良心”、“最后的公共知识分子”、“知识偶像”、“女权主义者”……
但是,桑塔格在生前对这些形形色色的标签既暧昧又抗拒,她认为自己只是一位作家,一位擅长在不同领域以多种形式写作的作家。
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桑塔格的文化批评涉及文学、艺术、摄影、医学等多个领域,成为了整整一代人的床头读物。桑塔格钟爱虚构文学,小说的创作贯穿她的一生,她为四部电影撰写了剧本。在她逝世后,她的日记和笔记得以出版,呈现了知识女性半个世纪以来的精神历程。
新京报书评周刊3月16日专题《桑塔格在她的时代》全文已于3月17日微信进行推送。新京报书评周刊纸质版每周六随新京报共同发行,你可以每周六到报刊亭买一份,或订阅新京报。
撰文 | 李永博
谈艺术
开辟审美新时代
上世纪60年代,苏珊·桑塔格的名字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正值美国的动荡、狂躁和反叛时期。50年代末积攒的关于社会批判、亚文化、流行文化和自由政治的主题,似乎都在60年代与不同的激进运动产生联系。女权主义者和反战人士走上街头,毒品体验、性解放、东方神秘主义相继成为美国社会的“非主流文化”。正在此时,刚放弃大学教职、转向全职写作的桑塔格开始声名鹊起。
60年代的美国,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有着清晰的界限,知识分子和学者以此作为自我定位的基石,不会严肃对待摄影、电影等新兴艺术,对于在年轻人之间流行的亚文化更是嗤之以鼻。1964年,桑塔格发表《关于“坎普”的札记》,以一种颠覆性的艺术品位彻底打破了美国文化界的固有格局。
“坎普”(Camp)是当时在纽约和伦敦同性恋亚文化的一个符号。对于当时的知识阶层而言,谈论同性恋不仅难登大雅之堂,更是社会的禁忌话题。桑塔格则认为,“坎普”是一种“品味大众文化的方式”,它是一种接受和理解,允许人们也可以享受传统范畴内不属于高雅文化的文化产品。桑塔格把“坎普”从亚文化中抽取出来,创造性地把它定义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严肃的高雅文化、倾向极端的先锋潮流形成对照。她甚至列出了一个“坎普”艺术清单,这些艺术都具有反讽的激情和夸张的风格,威胁着那些标榜真理、严肃和高雅文化的万神殿。《关于“坎普”的札记》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的指南,它并不是对美国消费文化和娱乐产品的褒扬,却可以让人们以全新的眼光生活在这种文化之中。
桑塔格未曾料想,这篇散文引发了知识界和社会两极化的强烈反响,一方面类似“纽约人”这样的影厅把桑塔格的散文免费分发给观众。另一方面,杂志编辑部收到大量愤怒读者的来信,桑塔格对待流行文化的严肃态度让他们不满,公然讨论同性恋话题更是败坏了社会风气。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一篇文化批评让31岁的桑塔格毫无征兆地登场,成为纽约甚至全美的明星知识分子。
就在同一年,桑塔格发表了《反对阐释》一文,对艺术批评的传统范式提出了尖锐的反对意见。自柏拉图的“模仿说”以来,西方的艺术批评着重于“阐释”,也就是挖掘文本背后的意义。桑塔格认为,这个时代很多的阐释行为都是僵化和反动的,让我们被迫拒绝了艺术的独立性。一旦评论将艺术作品还原为它所谓的意义,这就会让艺术变成可掌控的、顺从的消费品,剥夺了它能使我们情绪激荡的能力。对艺术的阐释如同汽车和重工业排放的废气一样,毒害着我们的感受力。桑塔格以近乎刻薄的口吻写道,时下流行的阐释行为就是“知识对艺术的仇恨”,“为取代艺术阐释学,我们需要一门艺术色情学”。
《反对阐释》
作者:苏珊·桑塔格
译者:程巍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6月
桑塔格的同名散文集《反对阐释》为后来的流行文化批评开创了新的范式,不再依托传统的文学理论,而是将艺术和文化的所有领域涵盖到感官体验之中。更重要的是,这本散文集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自1960年起,美国文化走上了大众化的道路,曾经不受重视的流行文化逐渐成为文化批评的主要对象,桑塔格就是这场文化革命背后最重要的推手。
有些评论指责桑塔格对传统的反叛有意消弭了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隔阂,甚至是在迎合消费时代下的芸芸众生。在《反对阐释》出版三十年后,桑塔格为这本散文集写下后记,她认为当时写作的动机是“不安于现状”,世界上有那么多无法命名和无法归类的东西,而类似于“高雅和低俗”这样的组合,有碍于人们对新兴事物的理解。
论摄影、疾病
控诉道德的冷漠
桑塔格
中国大多数读者首次接触苏珊·桑塔格,源于1997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论摄影》,这部作品为桑塔格的写作生涯开创了第二个高峰。《论摄影》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包括六篇文章,但写作过程十分艰难,前后花费了五年时间才最终成书。
摄影这门飞速发展的新兴艺术,对于道德伦理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论摄影》的核心主题。延续着60年代对于美学经验的思考,桑塔格引经据典,从德拉克洛瓦到波洛克,从谷克多到安东尼奥尼,从费尔巴哈到本雅明,从普鲁斯特到纳博科夫,她沿着精神导师本雅明的进路,以多种角度呈现摄影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不同面向。
在桑塔格看来,照片是消费文化的一种媒介,它让过去与现实变得可消费,并用图像取而代之。摄影正在从我们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发展为一套“观看语法”,给予我们一种感觉,使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比它实际的样子更容易理解。但桑塔格告诫世人,需要警惕照片对于这个世界的篡改,因为摄影“是核实经验的一种方式,也是拒绝经验的一种方式”。
《论摄影》
作者:(美)苏珊·桑塔格
译者:黄灿然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5月
不同于《反对阐释》的两极化评价,《论摄影》得到广泛的赞誉,出版当年就被授予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至今仍被视为摄影理论和学院派艺术的奠基之作。25年之后,伊拉克战争爆发之际,晚年桑塔格重拾摄影话题,把写作主题聚焦在了战争摄影上。2002年发表的《关于他人的痛苦》,修正了她对于摄影的看法。桑塔格早年担忧战争尽管可以通过照片变得“更真实”,但媒体的过度饱和会使读者变得迟钝。经历过“9·11”事件之后,桑塔格认为早年的担忧是多余的。事实上,对于大部分民众而言,摄影是人们设想战争的唯一方式。新闻中的战争照片有另外的价值,它们可以唤起同情。
在写作《论摄影》的期间,桑塔格获知自己罹患了晚期乳腺癌。在一开始的极度恐慌之后,桑塔格开始深入了解自己的病情,阅读所有相关的医学书籍和资料。在与其他病友打交道时,她深切地感受到癌症病人所感受到的羞耻。这让她意识到,杀死病人的不只是疾病,更是与疾病相关的禁忌和耻辱。在很多人看来,癌症不仅是死亡的隐喻,也喻指人格上的缺陷,内心无法处理的负面能量会转变成癌症。于是,桑塔格在病中执笔,从文化史的角度分析与疾病相关的种种隐喻,试图厘清一个医学事件是如何演变为道德和文学事件的。1878年《疾病的隐喻》出版后,桑塔格收到了上百封来信,这些读者兼病友在信中感谢她的文字为自己带来了直面癌症的勇气。
《疾病的隐喻》
作者:(美)苏珊·桑塔格
译者:程巍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年4月
写小说
捍卫严肃写作的价值
桑塔格一生都“不安分”,她期待历尽生活所有的可能性。在治疗癌症期间,她每晚都会外出去歌剧院和电影院。对同性恋亚文化感到好奇时,她会把自己打扮成男人混进地下酒吧。相比于散文,桑塔格更钟爱小说,因为小说能够容纳最多的可能性。
然而,桑塔格早年的小说并没有如她的散文一样得到大众广泛的认可。她的处女作《恩主》在1963年发表后反响平平,1967年第二部长篇小说《死亡匣子》更是被评论为对法国新小说的拙劣模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桑塔格搁置了长篇小说的创作。但是在她的内心,虚构文学依旧占据着崇高的地位。桑塔格不满足于“知识偶像”的头衔,她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经典作家,“写几本一百年后人们依旧会阅读的书”。
时代的急速转变为桑塔格晚年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契机。如果说上世纪60年代桑塔格还在捍卫流行文化的先锋立场,20年后流行文化已经彻底地掌握了话语权。这种时过境迁让桑塔格感到陌生和不适,高雅文化受到冷遇,只有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才去阅读《巴黎评论》《纽约书评》等精英杂志。相反,小说拥有更广大的读者群,以及更自由的写作空间,是高雅文化最后的堡垒。
从80年代开始,桑塔格的写作重心转向文学创作。1986年的短篇小说《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描述了艾滋病的出现给社会带来的错愕和恐惧,切中了那个年代最令人不安的社会情绪。80年代末,桑塔格重启了长篇小说的创作。1989年的《火山情人》,描绘了18世纪意大利半岛上多位历史人物的罗曼史,而生前的最后一部小说《在美国》,则展现了波兰著名演员移民美国的故事。这两部长篇历史小说在美国出版时引发了现象级的热议,《火山情人》长期霸占畅销书榜,《在美国》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在美国》
作者:苏珊·桑塔格
译者:廖七一、李小均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12月
桑塔格的晚期作品流露出一种不可挽回的时代感。无论是《火山情人》中汉密尔顿研究维苏威火山魔力的热情,还是《在美国》中市郊的乌托邦庄园,都是对逝去的理想主义的缅怀,是桑塔格心中最后的精神乐园。那个曾经追求高雅艺术、讲究严肃伦理的欧洲价值,已经彻底破灭了,取而代之的是消费文化的平庸与傲慢。一个高贵的文学时代正在逝去,但桑塔格没有沉浸在这种感伤情绪之中,她仍然坚信严肃写作的终极价值,“文学就像含磷的物质,在它就要死去的时候,就会散发出最明亮的光芒。”她不介意随时修正观点或者改变立场,但是反抗平庸,反抗美学上的贫瘠和伦理上的冷漠,是这位知识分子和作家终其一生的追求。
《火山情人:一个传奇》
作者:(美)苏珊·桑塔格
译者:姚君伟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2月
(本文原载于2019年3月16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06版。)
作者:李永博
编辑:徐学勤、榕小崧,木梓;校对: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