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方都市报:根治消费乱象不能只靠一场晚会

央视3·15晚会如期而至。

央视3·15晚会如期而至。

在消费者那里,这台晚会向来有着极高的关注度。这种关注中包含着期待,同时又夹杂着另外一些微妙感受。由于晚会揭露的各种乱象各种陷阱,其实就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旦经过央视客观真实地呈现,作为坑中之一员,难免生气、恶心、愤怒,甚至可能还会有爆粗口的冲动。

今年晚会,坐在屏幕前观看的你是不是仍然被上述情绪所冲击?

输液瓶、输液袋、一次性注射器、血包等,这些本应该被集中无害化处置的医疗废物,在河南、山东、陕西等地竟被加工成了破碎料等待出售;蛋黄颜色深,其实是在饲料中加了添加剂,然后美其名曰“土鸡蛋”;小食品辣条备受中小学生青睐,而记者进车间一看,没有任何消毒措施,满地粉尘与机器渗出的油污交织流淌在地面上;互联网企业似乎是高大上的象征,但由于涉嫌泄露用户信息、套路贷等问题,晚会今年一口气就点了融360、萨摩耶金服、中科智联等多家企业的名字……

还是陷阱还是坑。不仅如此,对比往年,过去的部分乱象顽强地活着,同时一些新的陷阱又挖好了。有网友表示,自己是看着3·15晚会长大的,受益匪浅。的确,这台晚会在增加消费知识、辨别消费陷阱方面,卓有成绩,然而哪怕是看着3·15晚会长大的消费者也会发现,自己知识的增长、防范能力的进步完全跟不上企业、商家的机巧百出。即使是一个警觉性很高的消费者,面对紧贴消费者心理、量身打造的新鲜陷阱,也可能防不胜防。

晚会的揭露当然是有效果的。市场监管总局要求速查严处“辣条”生产经营违法行为,执法人员雷霆出击,对以医疗废物加工网袋、水杯、儿童玩具的企业进行了“连夜取缔”,涉嫌套路贷的互联网企业有5人被公安部门带走调查……

毫无疑问,每年晚会之后,都会有一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人受到惩治。所以,有媒体兴奋地表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了,又到了各大企业瑟瑟发抖的日子。”

但站在消费者那一面,“各大企业瑟瑟发抖”,并不是消费者愿意看到的,供给端和消费端原本不应是这样一种关系,两者之间全无基本的信任,是尴尬的格局。

市场竞争不进则退,一个想赚钱、想发展的企业,它当然希望以自己如履薄冰般的认真谨慎换来消费者的信任,这样的企业,绝不可能在某一天瑟瑟发抖而在其他日子里则趾高气扬。

3·15晚会为揭露不法行为和维护消费者权益已经发挥了应有的价值。但晚会办了这么多年,相信所有人都已经理性地认识到,不能把从根本上治理消费乱象的希望寄托于这一年一次的晚会。就像没有人会天真地以为,只要一个消费者智商、警觉性够高,就可以躲避各种陷阱一样。

此次晚会结束后,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秦宜智召集相关司局会议,逐条梳理案件线索,迅速布置同市场监管职责相关案件查处和后续工作。会议要求,有关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法严肃查处央视3·15晚会曝光案件涉事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员,重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常态化、法治化的治理,始终是最重要的。3·15晚会的存在,就是提醒人们,市场上还有很多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常态化、法治化治理时不我待。

来源:南方都市报

相关阅读:
江苏检察机关监督公安机关对危害食药安全犯罪立案52件 省公安厅全面推进打击整治破坏秦岭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