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新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在新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江门市地尔汉宇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先进的立式注塑机

落户江门市高新区(江海区)的广东智能云科公司的制造平台。付师华/摄

一批批高新科技企业落户江门。 温泉斌/摄 专题

核心提示:

江门位于珠江口西岸,与广佛、深港澳两大经济区域相邻,与广佛、深港澳区域构成了“黄金三角地带”,是珠三角进入粤西的必经之地,随着港珠澳大桥去年10月开通、深中通道和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的加快建设,江门主动担起承东启西、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的重任!

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是广东最大的省级经济区,规划面积约324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比较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适合建设国家级的区域合作平台,适合实施重大突破性政策创新的试验区。目前,江门正在加快建设人才强市战略,在新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江门打造成珠西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江海门户。

文:黄文生

谋划推进三大平台建设

据了解,目前江门正在谋划推进三大平台建设,即依托银湖湾滨海地区积极与澳门共同谋划建设跨境合作实验区;加强与珠海协同协作共同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与香港、澳门合作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重大平台。另一方面,谋划建设大广海湾LNG接收站项目。目前这个项目正顺利推进,计划首期投资100亿元、年接收能力300万吨,远期投资600亿元、年接收能力达到1200万吨。

为积极谋划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去年第四季度江门市密集举办大型招商推介会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4场,成功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34个,总投资166.5亿元。去年江门市招商引资创近年来最好成绩,累计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145个、总投资649亿元,其中超10亿元产业项目21个,包括投资50亿元的富华商用车项目、投资25亿元的芳源威立雅新能源项目、投资25亿元的美达锦纶新材料项目等。

据了解,江门核心园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深江产业园、台山工业新城拓展区、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拓展区等五大万亩园区全部纳入省产业园管理,新增平整土地5080亩,均有新项目落户,共引进超亿元项目39个,投资额308亿元;另外,文旅康养产业招商取得新突破。成功引进了华侨城古劳水乡、中国侨镇、川东半岛旅游、广海渔业特色小镇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投资66亿元的赤坎古镇华侨文化展示旅游项目正式动工建设,力宝集团江门国际健康科技城项目已签约。

今年江门将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思路和举措,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新材料五大新兴产业,成立重大项目招商专责小组和产业顾问团队,积极破解重大项目招商融资难题,争取各市(区)年内均引进投资额20亿元以上的项目并动工建设,力争引进超50亿元、超百亿元的特大项目。目前,江门抓住港珠澳大桥通车机遇,重点对接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的电子信息等世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加强与港澳的产业交流合作。

创新驱动着力“打好三张牌”

据了解,去年,江门市启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统筹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制定《江门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认真落实《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狠抓“八大举措”53项指标落实,扎实推进自创区建设各项工作。2018年江门高新区在全国157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62位,比上年上升2位。台山市入选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江门市广东农业科技园区(开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功被科技部认定为第八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据了解,江门市实施创新驱动着力“打好三张牌”。打好“院士牌”,了解院士及其团队最新情况,完善五邑籍院士资料,筹划举办院士咨询会(专家论坛),邀请部分院士回乡调研,为江门市发展出谋划策,结合实际引进院士团队及其科技成果到江门市转化,鼓励建立院士工作站,吸引创新人才、项目,为江门市科技发展提供新动能。

打好“大科学装置牌”。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积极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对接,推进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建设,主动对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拓展江港澳合作发展空间,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打好“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牌”。建立江门市政府与五邑大学市校联席会议制度,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开展科研、人才、技术等资源供需对接,促进五邑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支持五邑大学与香港高校深化合作,重点推进五邑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的教育部粤港联合实验室(智能纤维与纺织品)建设,争取香港高校与五邑大学等单位联合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资源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目前,江门正在为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抓好高层次人才集聚平台建设,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为此,江门去年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集聚新时代人才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人才管家”项目获肯定,新引进博士后40人,在站博士后人数比上年翻了一番,新设立2家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门人才岛首期项目顺利开工。

紧扣产业发展方向,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做好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院士工作站等平台的建设运行工作,在大力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有针对性加大对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满足不同产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支持本地大学生、外出务工者回城返乡就业创业,积极实施“粤菜师傅”工程。

“聚才引智”引领创新发展

江门如何打造人才高地,“聚才引智”引领创新发展?今年,江门市将重点建设“一岛一校一心”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主要包括: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建设江门人才岛。从2017年底至2020年,3年内总投资280亿元(一期),围绕人才教育、交流、服务三大类业态,将人才岛建设成为珠江西岸高品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高层次人才乐业平台。

推进五邑大学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支持五邑大学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支持五邑大学和各市(区)、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应用型人才培育特色鲜明,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突出”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高标准建设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加快江门人才岛建设,打造成为珠江西岸高品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高层次人才创业平台。继续深化与江门市建立合作关系的12所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立稳定长期的高层次人才供给基地。

高标准推进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建设:继续大力实施“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计划用4年时间引进以博士研究生为主的高层次人才100名以上。目前,首批40名博(硕)士与我市签约,26名已到岗开展工作,第二批有68名博(硕)士已通过公示。

相关阅读:
206米连廊“串起”白云新城 光大银行广州分行精准扶贫强举措,授之以渔图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