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部大开发迎来第三个十年成都提供了哪些方面的经验
西部大开发迎来第三个十年 成都提供了哪些方面的经验李果
文/李果
2019年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第二十个年头。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将“制定西部大开发新的指导意见”的工作任务,这表明,西部的开发和开放工作即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3.0时代。
过去二十年,西部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12个省区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特别是2012年以来,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8.9%,高出全国增速1.8个百分点,而2018年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总量的占比已上升到20.5%,成为我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区域。
“其中也包括缩小了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如成都市已经成为全国新一线城市的首位,而贵州、西藏等地区的GDP增速连续多年排名全国前列。”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四川省决咨委委员骆玲说。
下一个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西部又该如何发展?这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众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话题。
新一个十年机遇期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认为,从西部大开发过去二十年的发展来看,各个阶段的发展重心并不相同。
“第一个十年的西部大开发,主要是进行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盛毅表示,第二个十年,主要突出重点地区的发展,比如国家先后批复了三个经济区,即成渝、关中天水、北部湾,希望从点到面推动西部地区的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一些重点产业的扶持,比如西部的特色产业,电子信息、汽车等,这使得西部地区在第二个十年中发展得更快一些。
现在即将要进入西部大开发的第三个十年,西部的开放开发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李香菊建议,在2020年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到期后,继续出台新一轮优惠政策,并将期限延长至2035年。如制定更加优惠的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其中包括扩大政策覆盖面,对高新技术类企业实施减半征收;增加优惠方式,实行投资抵免、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长亏损结转期限等比现行政策更为优惠的方式等。
全国人大代表曹清尧则建议利用地理区位优势打造国际物流园区,发挥成渝主导功能,同时辐射周边城市,让成渝城市群不论是在陆海新通道还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方光华建议国家“更加关注西部地区的创造力发展,更加注意培育和扶持西部的比较优势”。
骆玲认为,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宏观经济拉动因素已经由过去的投资拉动变为高质量发展。因此在下一个十年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制定上,应围绕如何释放西部地区内生经济的发展动力展开,即增强西部经济的造血能力。
国家正在推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而西部地区开放的载体之一便是拥有三个自贸试验区,“如成都在自贸试验区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探索,也为国家贡献了很多的经验,我建议能否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释放这些地区的经济活力,使得西部地区从内陆变为开放的前沿。”骆玲表示。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随着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的成立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西部地区将成为我国经济的前沿阵地,基础设施等条件有望大为改善,都将成为未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条件。
盛毅认为,下一个十年,应该进一步扩大西部对外开放,“西向开放在近几年开始步伐加快,如成都开通的蓉欧快铁,已经成为西部内陆对欧开放的桥头堡,在第三个十年,如何进一步扩大西部的对外开放将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他建议,制定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时,要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除了要加大产业发展力度,还要进一步发挥西部地区科创资源的优势,在西部地区形成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兴产业,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发展。”为了更好地支撑西部地区的发展,还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和人口在城镇的布局,进一步向西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群和都市圈集中。
向西部提供成都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与过去二十年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学习经验不同,下一个西部大开发十年即将到来,盛毅认为,西部地区内部也有诸多的经验,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
作为西部地区的领头羊,成都在发展中的很多经验可以为西部地区所借鉴。
第一是在对外开放方面,成都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通过实施国际客货运航线拓展计划、国际班列提能计划、国际供应链体系建设计划等,增强了自身的对外开放度。“如成都以国际标准推进高质量国别园区建设,创新园区运营模式,搭建国际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国际中小企业来华投资首选地和集聚地。”
第二在对内协同发展方面,成都则提供了从单一城市发展到“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新方式。
进一步讲,以成德眉资同城化而言,这是在四川省委作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后,成都主动担当“主干”责任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体现。2018年,成德眉资同城化、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和五大经济区协同化发展共签署合作协议298项,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探索“总部研发在成都、生产配套在市州”新型产业合作关系,协同协作、共荣共兴发展格局正加快形成。
“成都在对内协同发展方面的成德眉资同城化战略,以及在发展新经济方面,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委等,都可以被很多西部地区所借鉴,成都的经验,也是西部大开发的经验。”盛毅说。
第三是成都更加注重营商环境的打造。随着经济的发展,西部多个省市的经济体量已经比肩东部沿海地区。而在从追赶到超越的过程中,西部地区拿什么同沿海地区竞争?
答案是多样的,但营商环境的营造,却是很多城市的共同目标。可以看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来自西部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提出希望进一步优化本地区的营商环境。
成都则鲜明地提出了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抓实抓细“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各项工作,加快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同时提出了其中包括“支持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行区,设立四川自贸试验区巡回法院、成都知识产权法院和成都金融法院等专业法院,支持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在蓉设立分支机构”的建议,以进一步从实处增强成都营商环境的质量。
此外,创新亦是成都的另一项重要开放开发经验。当下,成都已经将发展新经济作为追赶世界先进城市的突破口。目前,成都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和新经济发展研究院,规划建设了独角兽岛,实施场景供给计划、发布城市机会清单。2018年,成都每天有超过110家新经济企业在蓉诞生,4家本土“独角兽”企业破茧而出,新经济企业专利数量达5.65万件,同比增长117%,新经济活力跻身全国前三。
正是基于此,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带来了联名提案《关于在四川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议》。
委员们认为,作为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纽带与核心腹地、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增长极、国家重大改革的重要策源地,四川创新能力较强、产业基础扎实,已建和在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量居全国第三,具备创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的良好条件。
可以看到,以成都为代表的西部城市,正在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最大的变量和最强劲的动能。
“统筹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可以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可以增强防范各类风险的能力,可以支撑全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形势。可以说,把西部这盘棋走活了,西部地区经济升级了,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将更加扎实。”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肖渭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