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董克用:加快全国统筹是完善养老金制度的关键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
养老金问题关乎国计民生。近期,新京报记者针对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以及提高养老金统筹层次等问题,采访了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
新京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要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那么退休人员到手的养老金会不会下降,或涨幅没有以前高?
董克用: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非全国统筹,所以地区之间差异也比较大。今年我国要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的比例降至16%,政府当期收入肯定会下降。但对于广东这些富裕地区而言,降下来也没关系,因为原来存的钱比较多。对于原本就收不抵支的城市,比如黑龙江等,降下来关系也不大,毕竟之前也是靠财政补贴的。但正好收支平衡的地区,就可能会出现养老金缺口,需要由财政进行补贴。
其次,费率和费基是相互影响的,费率降低了,费基如果能提高,相关问题也能得到解决。此外,我国还可以靠划拨国有资产来补充养老金,确保基本养老金足额按时发放。
至于养老金将来能涨多快,要综合考虑物价上涨速度以及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等多重因素,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少收就少发”。
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要通过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来减轻企业负担,只有企业成长了,居民才能充分就业,养老金才能多交,所以降低费率是正确的。
新京报:如果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其他地区的企业缴费比例是否有可能像广东、深圳一样,费率降到14%?
董克用:这要算账,除了关注费率,更重要是费基。如果政府收养老金的基数很大,费率或许能够降下来。
新京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下降之后,会对企业产生什么影响?
董克用:目前企业在转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降低这一比例是中央减轻企业负担的重大措施。
新京报:近期人社部基金监督局局长唐霁松表示,当前我国养老金委托投资规模只占了基金积累额的15%,比例较小,原因是什么?
董克用:2018年我国养老金滚存结余近5万亿元,但分散在各地,如果要委托投资,就需要集中到社保基金理事会去投资。不过,地方有支付压力,而投资又是一个长期行为,只有长期不动的钱才能用来投资,考虑各种因素,后续可投资的养老金增速也不会太大。今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缴费比例还会下降,地方收的钱就少了,自然用来投资的钱就更少了。
新京报:养老金全国统筹的阻力何在?
董克用:我国从制度设计之初,就没有实现全国统筹,而是按省市县统筹,但不能脱离背景来谈这件事情。1997年,国企改革正经历关键时刻,当时首要目标是建立能使企业职工退休的制度,以便国企改革顺利实施,所以,任务很紧迫。因此改革过程中,由于中国财政体制以及当时改革重点等多种原因,未能实现全国统筹。
这种模式有优点,例如地方财政收支养老金能够更贴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等。但到目前,制度缺陷的一面就暴露出来了,有些地方结余多,而有些地方由于人口流出、人口老龄化严重等,出现了收不抵支。
目前,实现全国统筹仍需要完善顶层设置,例如还需讨论应如何设置全国统一的缴费率、缴费基数等,这些因素非常复杂。按照时间表,2020年,我国将实现养老金省级统筹。而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已经开始了,下一步应该就是全国统筹了。
新京报记者 潘亦纯 编辑 程波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