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成都市新经济行业分类指导目录出炉

人工智能、共享单车、3D打印、信息安全设备……这些在成都不断涌出的新兴产业,凝聚着创新精神和创业智慧。目前,我市的很多新经济企业所属已经超出了此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通用标准,而新经济行业缺乏统一行业分类的标准,在工商注册登记时往往会遇到找不到自身所属行业类别的尴尬。

但一份目录的出现,给了新经济企业一张名正言顺的“身份认证”。昨日,本报记者独家从市新经济委获悉,为进一步明确我市新经济的活动范围,界定我市新经济“六大形态”的内涵外延,该委联合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统计局等六部门共同编制了《成都市新经济行业分类指导目录(2019版)》(目录),为我市新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目录》将实施动态管理

近年来,成都持之以恒以创新理念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建立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为主要形态的现代产业体系,大量的新经济企业也随之涌现。企业希望通过营业执照的名称和经营范围来体现经营内容的创新性。然而,现行2017年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政府部门进行行业管理的通用标准,多数新经济企业超出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所划分的行业类别,导致新兴行业缺乏统一行业分类标准。登记和统计无规范可依、无先例可循。

“我们在已有新经济行业分类基础上,结合统计调查工作情况,梳理了近几年企业实际需求,聚焦解决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和共享经济。”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最终归纳出6大类、32个中类,818个小类的新经济企业的经营范围和名称表述以及行业分类,形成了《目录》,作为甄别新经济企业的标准,大力支持新经济的发展。《目录》的重点就是科学界定全市六大新经济产业形态活动范围,统一新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满足统计中观察、测算新经济发展规模、结构和质量等需要。

在《目录》上,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互联网数据服务等新兴行业都已“名正言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法都可以写进企业名称。《目录》也将成为我市政府部门对新兴行业企业进行管理和服务的标准,使新兴行业企业在市场准入的各个环节和经营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认同,切实解决新兴行业企业“身份认证”等难题。而为顺应新经济的发展需求,新经济行业分类指导目录将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更新一次,经市政府批准后以部门联合发文形式对外发布。确有需要进行调整的,经部门一致审核同意,可及时组织调整。

《目录》让新经济企业有了身份认同

“企业名称往往是一个企业最精华的‘身份认证’信息。既能表达我们做事的决心,也方便招揽人才。”洪泰智造副总裁李强强告诉记者,洪泰智造的定位是产业服务平台。与传统工厂不同,洪泰智造工场是专门针对智能硬件创业者的孵化平台。“柔性制造,手机、无人机、机器人等都能在这里实现关键环节生产。”因为业务模式跟传统的行业分类不匹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洪泰在成都的发展是没有归属感的。“跟几个行业都有交叉,但又好像不能明确定义究竟属于哪个行业。导致需要帮助时也不知道应该找哪个部门。”

“这下有了身份认同。”李强强告诉记者,“如果说成立新经济委员会,为我们解决了归口管理的问题,那么此次发布的《目录》将互联网科技创新平台写进了经营范围,就帮我们解决了行业归属问题。”他表示,新经济行业分类指导目录,对洪泰智造的投资、加速业务也有指导性的意义。目前,技术的融合发展导致行业边界逐步消失,洪泰智造在成都股权投资了80多家公司,其中许多新经济类型的公司都是跨界属性,“这导致我们投资时依据不足,投后服务的统计也是个头疼的难题。这次行业分类指导目录出台后,我们的工作有依据了。”

此外,《目录》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身份问题,也为后期的政府服务支持和监管统计提供了规范性文件。未来新经济企业在最需要政府帮助的时候,政府部门就能及时发布指南,指导行业发展。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标准认定、标准动态更新方面进一步加强政策梳理和继承,加大对新经济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记者 程怡欣 )

原标题:成都市新经济行业分类指导目录出炉 归纳出6大类32个中类818个小类

相关阅读:
陕西自贸试验区9项制度创新在全国复制推广 地铁1号线红星路车辆基地将进行TOD综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