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时代四大检察 薛江武:为长三角发展提供"检察方案"

原标题:新时代四大检察|薛江武:为长三角发展提供"检察方案"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薛江武做客“新时代四大检察”网络访谈——

为“长三角”绿色发展提供“检察方案”

薛江武

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薛江武做客“新时代四大检察”网络访谈,就新形势下加强民事检察监督、提升行政检察和检察公益诉讼质效、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话题与网友进行交流。

打造民事检察“强化版”

“作为此前的‘强项’,刑事检察要继续向‘做优’聚焦。相对被称为‘短板’的民事检察要向‘做强’发展。着力强化监督能力、监督力度、监督质效、监督刚性。”薛江武表示,安徽省检察机关在维护司法公正中凸显检察作为,实现了对裁判结果、审判人员违法行为和执行活动在内的民事诉讼活动的全面监督。

数据显示,2018年,安徽省检察机关共针对法院生效裁判、民事调解书提出抗诉340件,法院审结216件,再审改变率70.8%;提出再审检察建议1529件,抗诉数和改判率均稳居全国前列。

“在重视对裁判结果进行监督的同时,我们把监督的注意力放在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上,特别注重全过程、多方位维护司法公正。”薛江武介绍,过去一年,安徽检察机关共办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1700件,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监督案件557件。“基本形成省市两级检察院以办理生效裁判监督案件为主,基层检察院以执行监督和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监督为主的诉讼监督工作模式。”她说。

安徽省检察机关还全力查办掩盖在合法诉讼形式下的“虚假诉讼”案件。“2018年以来,全省民事抗诉案件中涉及虚假诉讼的案件25件,审判程序和执行监督中涉及虚假诉讼20件。”薛江武表示。

打造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升级版”

在薛江武看来,要打造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升级版”,意味着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向“做实做好”努力。2015年至2018年,安徽省检察机关共摸排公益诉讼线索3403件,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132件,其中诉前程序1907件,提起诉讼225件;办理了全国第一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实现了基层检察公益诉讼的全覆盖……谈及安徽检察公益诉讼的成果时,薛江武如数家珍。

“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机制是一个探索。”薛江武介绍,对于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由市级检察院统一管理,并报省检察院备案;对于办案力量,以市为单位统一调配使用;对于重大敏感案件,由省院指定专人全程跟进指导。

“我们始终重视公益的实际修复效果。”薛江武告诉记者,在案件审查、报批过程中发现问题已经解决的,及时终结程序;在提起诉讼后,发现行政机关组织整改、问题得到解决的,检察机关及时撤回起诉;在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后,重点关注裁判执行情况。

为长江经济带提供生态保护“检察方案”

安徽省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长江安徽段跨省倾倒固废案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针对长江安徽段跨省非法处置、转移、倾倒固体工业废物事件频发的严峻形势,迅速打响了长江生态保卫战。”薛江武告诉记者,按照“一张图”的作战规划,安徽省检察机关专门成立了打击长江安徽段污染环境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挂牌督办重大疑难案件,定期开展办案进度督导研判。

记者了解到,2018年5月,沪苏浙皖四省市检察机关在安徽泾县签署了《关于建立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对此,薛江武表示,意见体现了生态保护“一盘棋”的意识,为服务保障长三角区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了“检察方案”。

“我们还注重‘一体化’办案,在跨省倾倒固废事件发生后,沿江检察机关在查办案件的同时,还积极开展长江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工作。”薛江武介绍说,在办案中,检察机关还实行“一条链”的监督模式,在联合部署开展“打击非法处置、转移、倾倒固废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同时,还结合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加大对固废倾倒案“内线”人员打击力度,加强源头防控,推动工作重点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

相关阅读:
撞击冰山脱险的“雪龙”号回国 抵达长江口锚地 两会议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