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京报:履职首年 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交满意答卷

原标题:履职首年,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交出满意答卷

人大观察

在履职首年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监督等方面亮点纷呈。

3月9日和10日,各代表团分别召开全体会议和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外商投资法草案等。审议过程中,代表们对过去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职首年交上了一份让代表和国人都满意的成绩单。

过去的一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了8次会议,制定法律8件,修改法律47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9件,另外还有20余件法律草案进行了一次或者两次审议。

在已表决通过的法律中,不少法律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影响广泛。比如,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修改,让民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减税福利。据统计,实施头3个月,就有超过7000万人的工薪所得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减税额度达1000亿元。

监督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在履职首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可谓亮点多、创新多、威力大、有实效。

比如,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这次执法检查过程中,执法检查组敢于动真碰硬,执法检查报告用相当长的篇幅,对22家企业的38个问题点名曝光,还专门加开一次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执法检查报告,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还进行了跟踪监督,从而提高了监督实效。

笔者查阅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发现这次执法检查报告可以说是首次“大面积点名曝光”,与此前经常用的“个别单位存在……”“有的地方存在……”的表述形成鲜明对比。有媒体当时就评论,“全国人大的执法检查报告露出了锋牙利齿,不留情面点名批评将有望成常态”。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时,打破常规、灵活运用多种检查方式也频频运用。防震减灾法执法检查组在四川和湖北执法检查时,检查组工作人员就直接告诉这两个省,检查组实地检查的地方均为随机抽查,出发前临时决定,即使检查组的成员,也不知道会到哪个单位抽查,这让两个省的有关工作人员也大感意外。通过这种方式,执法检查组了解到了更多的执法真实状况。

此外,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历史上首次对“两高”工作开展了专题询问,这也是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实践创新。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还有一项工作也值得关注。在每次人大常委会召开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同志都会和列席会议的基层全国人大代表进行座谈。一年来,参加座谈的列席代表达到了400多人次,他们把收集到的基层意见建议直接传递给了栗战书委员长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其他负责同志,实现了常委会领导和来自基层的代表之间的常态性互动。这对提高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质量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对各地加强人大工作、加强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基层代表的联系,也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鲁子舜(人大工作者)

相关阅读: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逝世,系施一公院士祖父

    澎湃新闻(www thepaper cn)记者从施一公先生处获悉,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公开资 2024-06-30
  •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体制改革成就综述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题: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体制改革成就综述新华社记者罗沙、范思翔、齐琪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党的 2024-06-29
  • 会计法完成修改

    会计法完成修改

    会计法是规范会计工作的基础性法律。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会计法的决定,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2024-06-28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表决通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表决通过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6月28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本法所称农村集体经... 2024-06-28
  • 如何让法律推动“幼有优育”实现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的需求日益增强,制定学前教育法连续列入十三届和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6 2024-06-28
  • 2023年度“经济体检”报告出炉

    2023年度“经济体检”报告出炉

    审计被称作“经济体检”,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侯凯6月25日上午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2024-06-25
埃塞航客机坠毁8名中国乘客遇难 2人系联合国职员 全国政协今日举行全体会议 人大安排三场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