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务委员王毅记者会上的六个细节

原标题:王国委记者会上的六个细节

撰文 | 赵萌

每年两会期间的“外长会”都备受媒体关注。

3月8日上午10时,北京梅地亚中心7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座无虚席。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这是王毅第6次在两会外长记者会回答提问,也是他第一次以国务委员身份在这一场合面对中外媒体。

政知君感受到,这场记者会信息量满满,而王毅的答问也充满“王氏风格”,掷地有声、不失幽默,现场还几次和外国记者进行互动。政知君为大家梳理了记者会现场的六大细节。

细节一:外国记者提前3小时来排队

为了这场记者会,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7点来到了梅地亚中心,发现了一个细节,很多外国记者已经在梅地亚中心二楼发布会现场门口排起了长队。来自加纳和南非的两位记者告诉政知君,他们很关注这场外长会,但没想到大家这么早来排队,“a popular conference(热门的会)”。

△外国记者提前排队

△外国记者提前排队

谈到记者会上关心的话题,他们表示,朝鲜半岛局势、印巴关系都是关注点。他们还告诉政知君,在记者会上会积极争取提问的机会。

细节二:说了6年的开场白

政知君注意到,王毅9点59分进入会议现场,之后,记者进行拍照,然后会议正式开始。和往年一样,因为记者会在3月8日召开,王毅在开场白中表示再次向在座女士们,所有女同胞们致以节日祝贺,“今天是你们的节日。”

政知君注意到,这句开场白王毅说了6年,也变成了发布会的惯例。

每次他都以送给女记者节日问候作为记者会的开始。

一名来自意大利安莎社的记者告诉政知君,他是第四次参加王毅的记者会。

在记者会上提问的外媒记者还有些“熟面孔”。来自路透社的白岚今天就中美贸易磋商和中美关系提问,他曾告诉政知君,他2003年就来到北京了,也参加过多次两会报道。

细节三:和外国记者三次互动

政知君注意到在今年两会外长记者会上,王毅外长3次和外国记者互动,这也是此次记者会的一个细节。记者会上第二个问题是由韩国记者提出的,当时这位记者用中文向王毅提问。王毅听了之后为他点赞,称“祝贺你的中文又取得了新的进步,发音很正确”。

△巴基斯坦记者提问

△巴基斯坦记者提问

在记者会进行过半时,巴基斯坦媒体记者就印巴局势问题提问,王毅听了问题幽默地说,很高兴听到来自“铁哥们”的提问。

在两会外长记者会上,来自彭博社记者提问称,最近几个月,中国外交官指责加拿大“白人至上”,说瑞典警方“不人道”,并且表示特朗普的政策正在让美国成为全世界的敌人。为什么中国的外交官在世界舞台上使用这么有侵略性的语言?对此,王毅说,你微笑着说出尖锐的语言,并回应称“咄咄逼人从来不是中国的外交风格,我们要同其他国家一样,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不让主权和尊严受到侵害”。

让政知君印象深刻的是,在回应上述记者这一问题时,还用了一组排比句:中国必将走向强大,但不会更加强硬;中国崇尚独立自主,但不会独断专行;中国当然要坚定维权,但不会谋求霸权。

细节四:回答了多少问题

从2014年至2018年,王毅共参加5场两会期间的记者会。这是王毅第6次出席两会期间的记者会。

此前的记者会上,他共计回答了中外记者提出的90多个问题。其中,2018年的外长记者会历时2小时,近600名中外记者参加,王毅回答了22名中外记者的提问,创下历史新高。今年的记者会,政知君数了下,历时2小时,共回答了21名中外记者的提问,其中,外媒记者占绝大多数。这样算起来,六次记者会,王毅一共回答了116个问题。

细节五:朝鲜半岛、中美关系等备受关注

坐在第三排的政知君也近距离地观摩了今年这场两会外长记者会,记者会的内容无疑是最受外界关注的,可以说,这场记者会涵盖了当下国际和地区局势热点、中国和大国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以及中国外交工作等诸多问题。

金特会不久前在越南河内落下帷幕,半岛局势持续受到外界关注。对于半岛问题,王毅在记者会上表示,半岛核问题延宕几十年,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各方对此应有理性预期。不应从一开始就设置过高的门槛,也不应单方面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中美关系问题被两次提及。王毅称,有个别人表示,要让中美脱钩,我认为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与中国脱钩就是与机遇脱钩,与未来脱钩,与世界脱钩。关于孟晚舟案,王毅表示,只要秉持客观公正立场都不难看出,最近针对中国特定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根本不是什么单纯的司法案件,而是蓄意的政治打压。对此,我们已经并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和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这是中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同时,我们也支持相关企业和个人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不当“沉默的羔羊”。

在回应外界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质疑时,王毅举例称,通过“一带一路”合作,东部非洲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白俄罗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哈萨克斯坦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出海通道,东南亚正在施工建设高速铁路,中欧班列成为亚欧大陆上距离最长的合作纽带。在肯尼亚被称为“世纪工程”的蒙内铁路建成通车,累计为当地创造了将近5万个工作岗位,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在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工人和当地人民一道,用了900天时间建成了19公里长的隧道,使偏远地区的人民仅用900秒就可以坐火车穿越崇山峻岭。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王毅还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他表示,这些事实说明,“一带一路”决不是什么“债务陷阱”,而是惠民的“馅饼”;决不是什么“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共同发展的机遇。

细节六:中日关系问题“压轴”

大家都知道,王毅曾任中国驻日本大使,中日关系也是这几年记者会上每次都会被问及的话题,今年也不例外。

在两会外长记者会接近尾声时,有记者问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去年10月访华邀请习主席访问日本,称“很期待今年6月在G20峰会时,习主席能够访问日本,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如果习主席访日实现,关于两国关系发展,应该怎么做?”

王毅对此表示,中日关系在每年记者会上都会受到关注,而且问题提得很早。今天到最后才提出中日关系这个问题,说明中日关系已趋向稳定。去年以来,中日关系重回正轨,符合两国共同利益。当然,中日关系改善还只是刚刚起步。需要做到“知行合一”,诚实对待历史,积极开创未来,相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中日关系就能进入一个稳定发展期,各领域交流会越来越频繁,高层交往自然也就会水到渠成。

相关阅读:
习近平下团组重要讲话引外媒关注:体现消除贫困果断意志 桂林:正向激励推进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