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局]习近平警告:这事不要搞“大跃进”“浮夸风”
3月7日下午,习近平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主题就是脱贫攻坚。
在提到脱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时,习近平警告,不要搞那些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而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等渠道传出了一段通稿之外的文字:
习近平强调,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不要搞“大跃进”、“浮夸风”,不要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这些问题我们历史上都有深刻教训。
用历史上极左时期的深刻教训来警示当下,习近平深有用意。可以说,对现在脱贫攻坚关键阶段,一些地方上出现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习近平保持着异常清醒的头脑。
现象
距离2020年全面脱贫只有两年时间了,各地都在加紧脱贫攻坚,努力实现贫困县“摘帽”。应该说,这些年来贫困地区的党委政府,尤其是战斗在扶贫第一线的广大基层干部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然而,也正是在关键时刻,脱贫攻坚暴露出不少问题。
怎样避免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关键还在于吃透习近平反复强调的这句话:在脱贫标准上,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其实就一个意思,一定要实事求是。
比如,有些贫困县热衷于数字脱贫,为了保证提前实现脱贫目标,投入的扶贫资金大大超过实际需求,并且,为了避免“因病脱贫”,不仅提高了贫困人口的合作医疗报销水平,还建立了大病统筹以及民政兜底等专门政策,贫困人口生了病几乎不用花一分钱!引起非贫困群众不满。
有些贫困县为了提前实现脱贫摘帽,几年间投入几百亿用于脱贫攻坚,而当地贫困人口才10万人!前段时间,有贫困县不顾自身财力,盲目举债搞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形象工程,被有关部门处罚。这种看似“高标准”,恰是脱离了实际。
这些问题都暴露了一些地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急功近利、虚假政绩。
所以,脱贫成果能不能经得起历史检验?脱贫质量是关键。习近平说了六个字:脱真贫、真脱贫。意思很明确,要在尊重贫困治理规律和现实条件、现行标准的前提上搞精准扶贫。
习近平的提醒是及时的,也是切合实际的。
根源
刚才说了,一些地方上出现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包括习近平警告的脱贫攻坚中“大跃进”、“浮夸风”的苗头。平心而论,在脱贫攻坚中恶意搞“大跃进”、“浮夸风”,试图为自己的晋升谋求政绩的地方领导,是极少数,但足够引起我们的警惕,因为这是严重的作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极端表现。
习近平在甘肃团的讲话中也再次点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名,称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这种现象,“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
原因何在?岛叔认为,有一些客观上的成因不得不注意。
一是政策传导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贫困治理实际上是发展政策的一部分,尤其强调通过区域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的方式来实现脱贫,这就难免出现大水漫灌、扶贫效率低下等问题。
2013年,习近平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这标志着中央的扶贫思路发生巨大转变,但不少地方党委政府并未注意到这种变化。一直到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后,精准扶贫政策的内涵才被充分传导到基层,这就出现了地方扶贫“时间紧、任务重”的客观困难。
二是政策衔接问题。之前,各地的扶贫工作主要附属于地方经济发展,专门的扶贫工作体系是比较薄弱的,很多地方政府甚至没有专门的扶贫机构,有也是与别的部门(如老区办)合署办公。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中央对脱贫攻坚的要求极大提高,很多地方党委政府感到手足无措,因为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开展这项工作。这也就难怪很多贫困县在确定贫困人口时,还是按照旧有的办法“估算”,村干部随便填写;很多地方政府在旧有的政策惯性下,以为多报贫困人口,上级就会给更多的“好处”。
结果就是,一开始就出现了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的问题。此后,一些地方被检查出贫困户漏评、错评等问题,多与前期工作不扎实有关。而一步错,步步错,随着扶贫考核检查越来越重,反复填表、重复工作现象就在所难免。
这也是习近平反复强调“精准”二字的现实原因。
三是上下级信息不对称问题。精准扶贫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政策设计部门也很难提供标准的操作流程。就好比“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那是基层经过反复实践得来的。即便如此,还存在不少模糊空间,给基层扶贫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惑。
比如,“住房保障”问题,有些地方的老年人和已婚子女习惯分居,自然是老人住老房子,年轻人住楼房——但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扶贫检查的时候不了解情况的评估人员“一眼”就可以看到“贫困人口”的住房没有保障!类似问题,上下级之间也是经过多次磨合才解决掉的。
干部
所以,我们看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因很复杂,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问题。要整治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样需要精准施策,对症下药。
但在现有的压力型治理结构中,责任和压力容易层层传导,导致基层一线干部压力最大,话语权最小。久而久之,在基层极易出现“身不由己”的形式主义,干部精神懈怠,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一个现象。
基层干部是政权最细的触角,直面群众,他们的精神状态很大程度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政策的落实效果。
习近平也看到了这个问题。他强调,要及时纠正脱贫攻坚中反映的干部作风问题,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同时要加强对一线扶贫干部关爱和保障。这其实提出了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干部要学会在监督和压力下工作,同时,组织部门要提供关爱、保障。
严管之下,不能没有厚爱。因为脱贫攻坚工作能否按期完成,关键还是在人。
文/吕德文(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