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赵超:建议加快中药注射剂再评价
全国人大代表、步长制药总裁赵超。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新京报讯(记者 张秀兰)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步长制药总裁赵超在“2019医药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也表示,由于符合中医药特色特点的现代中医药管理与发展体系尚未建立等因素,中医药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建议科学对待临床用量大的中药大品种,增强中医医师人才培养,同时加快中药注射的再评价工作。
现代中医药管理与发展体系仍待建立
近年来,《中医药的健康服务发展规划》、《中医药的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等多个中医药国家级战略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中医药法》也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在全国人大代表、步长制药总裁赵超看来,中医药发展在迎来多个政策利好的同时,仍面临不少挑战。
一方面,符合中医药特色特点的现代中医药管理与发展体系尚未建立,中药临床价值固然很重要,但不认真研究发展中医药理论和方法,研究制定符合中药特点的管理体制和评价方法,会使得众多来源于经典,有数千年临床有效性的中成药不被广大医生和患者认可;另一方面,中药产业链长,质量与疗效不仅受制于制造的过程,更严重受制于原材料的种源和种植养殖环境、采摘、加工、储存、炮制等过程。目前管理和发展的方式严重不符合中医药的特点。
不仅如此,以西药方式评价中医药也急待标准规范。我国中医药仍为当前临床使用较多的品种,参照西药的研究评价方式开展了大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许多中药注射剂大品种上市以后,相关的研发费用远远超过了国际先进企业化药品种上市后的后期投入,但国家有关部门的中医药再评价方案尚未出台。
此外,医疗合理用药与医保付费管理矛头重点指向中药。当前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快速增长,现有的医疗体制和医院的补偿机制不健全,应该是主要原因。在医保部门和卫生部门合理用药的管理过程中,往往因为企业销售使用量较大,又不像西药那样被西药评价方法完全承认,中成药就成为重点监控限制使用的主要对象。2017年版的国家医保目录中,26个中药注射剂被限定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使用,或者限于重症治疗。
增强中医医师培养,加快中药注射剂再评价
赵超提出四点建议,尽快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制机制,强化完善中医药的全生产链的管理发展机制等。
一是中西医联合用药是临床必须,不存在主次之分。需科学对待临床用量大的中药大品种,避免中药大品种因临床疗效确凿、用量大,而被辅助用药误伤。
二是中西医医师比例失调,需要增强中医医师人才培养。到2017年底,全国共有医疗机构98.7万个,医师总数达到了339万名。2017年后,全国中医卫生人数66.4万人,比上年增长了5.1万人。中药医师和中药药师占总体的比例仍偏低,中医药医师的临床地位也不高,需加强对医师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临床地位。
三是科学评价理性对待中药注射剂,加快中药注射再评价。中药注射剂是现代制药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结合的产物,是中医药现代化历史进程中重大的创新成果。近20年来,一批有实力、负责任的中药企业通过与高校等机构的协作合作,引进先进制药技术。中药注射剂产品质量得到大幅的提升,同时开展安全性临床评价研究,提供了越来越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科学证据,作用机制逐步深化,强化了中医药注射剂产品的质量和企业临床的应用范围。
四是建立中药的独立评价体系。当前的中药创新临床药物评价体系没有充分尊重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重要的特点,而是基本参考了西医的临床评价体系与指导标准。建立中医临床症候的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技术与方法、应用与中医药药学的研究,设立符合中药临床辩证特征的动物模型,建立动物模型中的医药症候评价的技术与方式,构建反映中医药临床疗效与作用特点的中药药学独特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