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 资本应更重视实体企业“苦干” 与“实干”精神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 资本应更重视实体企业“苦干” 与“实干”精神

本报记者卢常乐北京报道

当前,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实体企业更是当前“稳就业”的重要支撑力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事实上,过去的2018年,从中央到地方,皆出台了各项涉及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揽子举措。

那么究竟该如何改善营商环境,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呢?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

在采访中,徐冠巨认为,实体经济范畴包括生产制造和服务制造,但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所涉及的物流、信息和金融等服务还不够充分,急需进一步培育构建更精准、更有效率的服务性产业链。

营造重视实体经济的氛围

《21世纪》:你为何一直呼吁关注实体制造业及服务制造的内容?

徐冠巨: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已经把对制造业的重视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让坚守实业的企业特别鼓舞和振奋。

不过在此过程中,服务制造的服务业,也就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有很多发展不足的地方。一提到服务,都能想到的是服务消费,但对制造的服务,包括物流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的重视和培育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实际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都有上下游供应链的产业关系,这些价值链要素的缺失与不足,就容易造成现在制造业的孤军奋战、效益难佳的结果。

由此,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角度来说,当前还需要继续加强对实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重视,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积极投身国内市场,真正做到“民营企业过去靠活力,未来还要靠释放活力”的局面。

《21世纪》:如今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关注营商环境的改善,该怎么看待政策举措对民企发展的意义?

徐冠巨:2018年,民企的发展的确经历了挑战。但实际上,从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个发展阶段总会有其发展的困难和挑战,民营企业也一直是披荆斩棘走过来的。

目前,在民营经济发轫的浙江省,已经出台了10个方面31项的具体举措,用来支持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给民企发展注入了“强心剂”。2018年浙江的民间投资增速达到17.8%,高于全国9.1个百分点,全省民营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

因此,尽管2018年压力很大,但事实证明实体经济已具备抗风险的能力,2019年挑战仍然很多,但变化中总蕴藏着机遇,关键是专注于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1世纪》:目前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还有哪些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徐冠巨: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现在人们总希望企业能够在几年时间内成长为“独角兽”,成为资本青睐的对象,往往造成一边是几十年历史的制造型企业,一边是迅速凝成的资本高地,二者间形成较大的反差。

但实际上,从长远的角度来说,社会可持续发展可能更加需要一家企业几十年如一日地打磨产品、做精工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具备“工匠精神”。但这并不意味着,制造业企业不需要利用先进技术,反而应该要积极借助新技术,实现有技术的先进制造,才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也就是说,社会发展在需要企业“巧干”的同时,更需要社会与资本注重“苦干”与“实干”的精神。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或许会是未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程中一个更加长期的命题。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21世纪》: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发轫的大省,大小民企遍布全省,当前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除了政府之外,企业需要做什么?

徐冠巨:目前“孤岛”是很多制造业企业的真实写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企业内部采购、物流、生产和销售等部门之间的信息无法互通;另一方面企业外部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

通过多年的调研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在供应链服务体系是非常明显的一大短板,由此导致企业成本高、效率低、无法聚焦核心竞争力。以企业研发投入为例,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重仅为1.14%,美国则是4.4%,中国的研发投入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够充分,使得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导致企业研发投入的不足。

《21世纪》:如何才能够改善这一不足之处呢?

徐冠巨:要打破制造业发展的“孤岛”,聚焦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在联通实体企业内外部和产业上下游的供应链上下功夫,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让民营实体企业实现“抱团取暖”。

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都有上下游供应链的关系,分为制造和服务制造的两个关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分工基础上。尤其是制造业,更需要社会化的、专业化的服务,从实体经济发展的供应链角度来说,生产性服务业的提升是优化营商环境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制造性企业来说,一个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包括物流服务,还需要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关键要素的融合与支撑,才能更好地服务制造。

相关阅读:
沪指重返3000点 沪指重返3000点 多空力量角逐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