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代表委员关注家庭教育 媒体:教育孩子别光靠老师

原标题:代表、委员关注家庭教育,媒体:教育孩子千万不能光靠老师

虽然这两天刚刚进入“两会时间”,但是关于家庭教育话题的讨论已经十分火热了。

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女教师娜仁图雅建议,把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国政协委员谢文敏提出,家庭教育不只是“家事”,亟待立法明确。

家庭教育之所以颇受关注,或多或少跟当下一些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把教育的所有责任,都推给学校、推给老师有点关系。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教育就主要在学校,责任就主要在老师了。那么今天的两会伴读,中教君也来“管管家事”,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家庭教育的话题——有些教育,父母不尽责,老师真的无能为力。

有些教育,不能推给老师,只能靠家长

我有一位当老师的朋友,她有时候会跟我吐槽说,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总会说“孩子就全都拜托老师了”,言下之意就是说“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老师就要全权负责了”,把老师当成孩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大管家”,自己甩手不管,但如果孩子在校期间出了一些小状况,就马上问责老师。

这位老师说的情况,很多老师都会遇到。

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这种做法,对吗?

从孩子生下来,一直到走向社会的整个成长阶段,拿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给予孩子友善和关爱,这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基本要求。

但非常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因为自身工作等原因,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家庭教育上转移到其他方面了。

父母的影响是一切教育的开始,也是孩子社会生活的起点。他们必须具有承担教育工作的能力,这一点应该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但是呢,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压力,导致有的人往往忽略了父母的责任,反而把老师当作更合适的教育者了。

父母的一切都逃不过孩子明亮的眼睛

201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妇联就呼吁将家庭教育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规范化发展。去年两会也有委员提出:“家庭是人生首所学校,要注重家教家风”,今年的全国两会,民进中央带来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提案”。

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父母是他接触最多的人,孩子通过模仿来学习和适应这个社会。比如说,当孩子还不会走路的时候,他们模仿家长的肢体动作;当孩子开始说话的时候,他们模仿家长的语言习惯;孩子看到电视的时候,他们模仿家长找电源开关……

总之呀,父母说话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态度、生活习惯,都逃不过孩子那明亮的双眼。

同样的道理,喜欢阅读的孩子,多数是因为父母经常把书本捧在手上;喜欢宅在家的孩子,多数是因为家人没有出门散步的习惯。麻将桌旁和书本堆里长大的孩子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父母都坐在电视机前挪不开眼睛,孩子又怎么会静下心来学习呢?

家长的言传身教,比孩子的智商更重要

家庭教育体现在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比如说非智力因素方面,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基本规矩等等。

所以呢,做家长的首先自己要学习,学习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与新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育儿能力。做父母的应明白,教育并不只是认字、读书、数数等,也包括孩子的举止行为、感知认知等各方面。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自然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了。家庭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学校教育也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基础上的。

孩子的成长路上,需要家长和老师并肩前行

一位资深的班主任曾说:“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最好的教育关系应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配合家长,老师与家长共同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和老师在一起并肩“作战”,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横一竖结合在一起,给孩子十倍、百倍的力量,帮助他成长。

“教育”二字,包含着“教”与“育”,老师教授知识,家长养育孩子,不管何时,老师和家长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责任与使命始终是相同的,那就是共同培育好孩子。

所以说,只有家庭和学校“并肩前行”,形成一种整合优势,孩子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中国教育报”微信号

相关阅读:
陕西科大副校长郭霄鹏拟为宝鸡文理学院院长人选 律师也劝不住!一女子不配合民警盘查还大闹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