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会面孔|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张兆安:各地调研寻找“答案”
深入调研脱贫攻坚战、建议对口帮扶工作立法、关注医患矛盾解决机制······无论市民关心的民生问题,抑或中国经济社会的重大议题,全国人大代表张兆安建言献策的声音没停过。
张兆安是民建上海市副主委、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已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这些年来,他共提交了60多份议案与建议。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他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建议,引起总书记高度关注。
2019年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帷幕,过去这一年里,这位“老代表”下过农村,去过医院,既问计于专家学者,也和村民百姓“拉家常”,收集社情民意的身影遍布全国多地。
扎在村里汲取“民智民意”
“至今,我仍对一张照片念念不忘,那是一片绚烂迷人的紫色花海。”张兆安说,2016年,他作为第一召集人,与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组成专题调研组,专程跑了贵州遵义和湖南湘西。
在遵义桐梓县杉坪村,他看到了这片花海。与花海一同嵌入他脑海的,是当地村民依靠扶贫农旅一体化示范点建设,一举脱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500元增加到2.5万元。
扶贫事业的成绩“绚烂迷人”,也促使在沪全国人大代表2018年“回头看”对口帮扶工作。“扶贫攻坚事业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脱贫以后,中国的对口帮扶工作还是应该延续下去,进一步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张兆安说。
2018年,他作为第一召集人组建了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他们选定新疆、青海、云南等多地作为调研地区,分批行动,深入调研对口帮扶工作的经验和不足。
张兆安回忆,他们一行人来到新疆喀什、云南西双版纳后,连续多日扎在村里,和村民们“拉起家常”,在第一现场了解情况。中国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了几十年,特别是东西帮扶协作开展22年来,全国上下在实践中已经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成熟的做法、经验和制度,“我们要听听这些身在其中的村民们的想法”。
和村民们熟络后,“民智民意”纷至沓来。张兆安说,当时,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对帮扶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看法,为调研组带来不少新想法,这些都被整理进调研笔记。另一方面,当地党政部门也从政策执行角度,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整个调研历经数月,张兆安最终形成一份《关于对我国对口帮扶工作立法的建议》的书面建议。这份汇聚众人心血而成的报告,既包括对中国对口帮扶工作经验和成效的全面总结,也直指要害地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了通过立法将其完善的建议。
走访医院寻找化解医患矛盾良方
近年来,医患矛盾屡屡见诸报端,这件令人头疼的难题事关百姓切身利益,2019年全国两会上,张兆安将提交一份《关于加快构建完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的建议》。
这是他从“老本行”经济领域提出的解决方案,想出办法之前,他的功课已做得很足。张兆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2018年,他多次前往不同的医疗机构,与医护专家和患者走访交谈,希望找出一条良方。
有一次,他走进某家医院看望病人时,正好碰到“医闹”,当时双方吵得很凶,情绪都比较激动,他和其他几人上前劝解下来,当场倾听了解情况。
“我发现医患关系变得很紧张,医生变成一个高危职业,这里不完全是医疗事故导致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无论出了什么事,后面的负担很重,这里应该形成一个分担机制。”接触过多个真实纠纷案例后,张兆安逐渐有了初步想法。
他一方面去找医疗专家调研,另一方面,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中国的医疗纠纷平均每年达10万件左右。在2017年《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对医生压力的调查中,61.5%的医生认为医患关系是他们最主要的压力来源。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张兆安把视野继续延伸,他发现医疗行业本身作为高风险职业,在发达国家,普遍通过法律或强制购买医责险等方式来解决。他也由此提出,需要构建和完善中国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比如出现了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由权威机构来做,但是认定之后,最终如何解决问题,应该让医患双方都有保障,作为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的保险,在这里就能成为一个解决方案。”他说,就像在农业领域,养牛羊的农户也会买保险一样,医责险也是必要的。
反反复复地打磨修改,张兆安形成了一整套成熟想法,把它们写进书面建议。这份建言中,他希望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由政府搭建平台,明确医责险的公益性质,同时打破医责险承保机构的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最终让风险由多主体分担,从而加强纠纷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