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克隆猕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有助于解决人类疾病减少实验中动物的使用
本报记者唐唯珂广州报道
“克隆”+“基因编辑”猴子,尽管关键词惹人联想,但研究成果是单纯用于解决人类疾病。
2月27日,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公布“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基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的进展入选。
这项成果由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去年1月25日,由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蒲慕明领导的研究团队在Cell杂志发布了题为“CloningofMacaqueMonkeysbySomaticCellNuclearTransfer”的成果,世界范围内首次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完成了克隆猴。
研究者们首先针对性地制造了睡眠生物钟紊乱的基因编辑猴子。具体来说就是关闭了猕猴的BMAL1基因,该基因在保持灵长类动物的昼夜节律中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生物钟与睡-醒机制中。
在人类当中,BMAL1变异还与糖尿病、高血压和抑郁障碍这些我们熟知的疾病有关。在成功制成这样的“晚上焦虑不安,活动较多,失眠不睡觉,且有精神病风险”的猕猴之后,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克隆。取得猕猴的体细胞,将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提取出来,放进被抽出原始遗传物质的卵细胞中,然后将这个装有完整原版猴遗传物质的卵放进代孕猕猴的子宫内,最后生出DNA与原版一样的克隆小猴。
体细胞+灵长类突破
从好莱坞大片到多莉的诞生,克隆技术对普罗大众来说远在天边近在咫尺。然而克隆技术真实的意义和在细分领域研究的方向,似乎才真正左右着人类命运。
多名生物医药领域学者都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克隆技术本身并不稀奇,此次进展主要强调的是其在体细胞层面以及灵长类动物上作出的突破。
《西游记》中孙悟空有着超凡的能力,随便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仙气,一群“齐天大圣”就降临了,克隆猴也是这样诞生的吗?
狭义来讲,克隆就是通过将某种动物的体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育成囊胚后再植入代孕母体,最终产生与供体细胞核遗传信息完全一致的新个体的过程。所用到的技术为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也称为体细胞克隆技术。该过程直接利用体细胞核与卵母细胞质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动物个体,巧妙地避开了精子和卵子的受精融合过程,属于无性繁殖。
自1997年克隆羊“多莉”以来,虽有多家实验室尝试体细胞克隆猴研究,却都未成功。“运用体细胞进行克隆,举个例子皮肤细胞就是体细胞,同以往的胚胎细胞进行克隆相比难度更大。”一位生命科学方向研究学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道。
大众关心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克隆人距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
事实上,在2004年,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宣称已经克隆了人类胚胎,立即引起很大争议。后来证明这是一次科学上的造假,实际并没有克隆出人胚胎。201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米塔李波夫(ShoukhratMitalipov)使用皮肤细胞克隆了人类胚胎细胞,同样在安全和伦理上引起了很大争议。而目前世界各国普遍禁止任何有关克隆人的研究。
克隆技术说起来并不复杂,将细胞核转入到卵母或胚胎细胞质中,然后即可像受精卵一样发育。然而这其中的基本问题依然很多,例如去核过程对细胞有什么影响等。
我们距离克隆人可能只有一层窗户纸的距离,而且这个玻璃窗主要是由于伦理问题导致世界各国普遍禁止克隆人研究。从技术上讲我们距离克隆人非常地近,但伦理道德和法律禁止人们踏出这一步。
从“小白鼠”到“小猕猴”
尽管克隆技术备受关注,但是其商业化应用实际上一直在探索的路上。
一位香港大学再生医学专业在读博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将克隆器官用于移植一直在探索,但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很多。基础科研的研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计成本,而克隆猴子实际上是具备更多临床运用价值的。”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此前披露,对基因编辑猴的克隆成功可以极大地提高人类对疾病研究的效率,并且减少实验中对猴子的使用。
他指出,过去我们使用动物进行实验,因为个体不同,实验结果——比如药物的药效等,容易受到这种差异的干扰,因此不得不使用大量的动物来重复实验,以减少这种干扰。克隆则实现了实验体在基因上的统一,让实验结果更加明确和突出,因此不再需要大量的动物来进行实验,也免去了许多动物的痛苦。
此外,由于灵长类动物在认知、精神和神经疾病领域与啮齿类动物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实现对基因编辑猴的克隆,意味着在这类疾病上将有更迅速的突破。
蒲慕明计划建立更多大脑疾病和认知疾病方面的克隆群体,比如阿兹海默病、帕金森病、Angelman症以及一些眼科方面的基因疾病等。
而对此一位生物医药投资研究人士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爆出之后,大众对于此类技术在伦理上有了更多的芥蒂,实际上,在合理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基因编辑用于疾病治疗的前景十分可观。而且行业内也已经存在多家类似的研究机构和公司。”
非人灵长类动物是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因可短期内批量生产遗传背景一致且无嵌合现象的动物模型,体细胞克隆技术被认为是构建非人灵长类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最佳方法。
上述科研学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道:“通俗的理解就是以往只能通过小白鼠进行的试验,接下来通过对在克隆猴子上的研究,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人类疾病解决。以往灵长类动物的研究具备一定的成本高,数量少等难度。而克隆灵长类的动物难度在于卵不透明,去核的难度大,这就需要熟练的操作技巧,重编程机制理解的欠缺也带来突破难度。当然伦理的探讨一直存在,尤其是一些激进的动物保护组织对此一直持反对态度。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基因编辑和克隆成功的论文公布之后,PETA(EthicalTreatmentofAnimals)组织就发声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