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取消公摊面积”系误读,但背后的民意期待不该被忽视

原标题:“取消公摊面积”系误读,但背后的民意期待不该被忽视

摘要:公众对一份技术规范寄予厚望,继而产生“公摊面积取消”的误读,背后蕴藏的正是对“公摊面积”明明不合理却无从选择的焦虑,以及对于缓解这一焦虑的政策期待。

“公摊面积”要取消了?上周末,一则“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的消息引发刷屏式关注。这则消息来源于住建部官网挂出的《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范》)。不过,很快就有业内人士指出,《规范》不是法律规章,只是技术规范,约束的是工程建设行为,所谓“取消公摊面积”“按套内面积交易”均属于误读。

“公摊面积”之所以被广为诟病,是因为其“水”太深——关于公摊面积的划分、标准、比例等精细化规定,目前仍是空白。什么应该算公摊面积,什么不应该算,基本由开发商说了算。“买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方米”“山东高密某楼盘曾被曝公摊系数达52%”等“公摊伤民”问题也频频出现。

公众对一份技术规范寄予厚望,继而产生“公摊面积取消”的误读,背后蕴藏的正是对“公摊面积”明明不合理却无从选择的焦虑,以及对于缓解这一焦虑的政策期待。决策部门对此不可不察。

近年来,大到影响广泛的重大政策,小到某一领域、某一地区的具体规定,公众对于政策规定的误读时有所见。如《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被误读成“私立幼儿园退出历史舞台”,《不动产登记条例》出台被误读成为“以人查房”做准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被误读成为事业单位人员涨工资提供依据……

究其原因,除了文本自身表述不到位、媒体传播不准确等造成的“技术性”误读外,政策制定的程序同样值得反思。在政策制定特别是征求意见过程中,政策制定者是否做到了与相关部门、广大公众的充分沟通,让外界事先了解政策制定的来龙去脉以及政策的具体内容,进而避免出台后的“误读”呢?在政策发布的第一时间,相关部门是否及时向公众作出必要的、“贴肉”的解读呢?如果把这些工作做足做细,政策规定被误读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当然,在一些政策误读的背后,实际包含了社会各界希望加快改革进程的期待。因为民生关切、民需迫切,一旦发布的政策规定与民意期待落差较大,就有了误读的可能。对于这样一种“良性”的误读,我们甚至应当将其看成是公众对改革迟迟不能“破题”、改革效果不明显的一种“催促”。从这个意义上说,公众对于一些政策的“良性”误读,有时正是对政策完善的进一步期待。而这一期待,也正是形成共识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因此,不妨将这样的“误读”作为调整政策、实现决策科学化的民意参考。

对于这样的“误读”,决策部门绝不能止步于“辟谣”,而是应该积极研讨将“误读”变成“现实”的可能性以及进一步落地实施的可操作性。可以看到,被公众屡屡误读的政策规定,大多是那些关乎公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往往也是历史所遗留下来的重大而敏感的改革难题。每当有新规新政指向它们,都可能带来公众有意或者无意的主观性解读甚至引申和联想。对于公众的焦虑和可能产生的情绪,决策者应该更多加以体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同时,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政策,让政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回到此次“公摊”误读一事,不可否认,公摊面积问题积弊已久,并非一剂猛药可以完全治愈。不过,考虑到此次误读背后所释放的强烈民意,短期内,哪怕通过修改《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等法规来取消公摊面积不现实,对公摊计算标准进行透明化的处理,也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至少,减少开发商暗箱操作的空间,不让开发商自说自话,赋予购房者选择权和知情权,这应该并不难。

栏目主编:王珍文字编辑:王珍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朱瓅

相关阅读:
滁州市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 霸州市提升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至红色并启动一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