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公共法律服务提档升级
近年来,借助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公共法律服务逐渐实现覆盖城乡,更接地气。日前,记者从司法部获悉,各地已建成2900多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3.9万多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覆盖率分别达到99.97%和96.79%,初步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激发公共法律服务活力。
近日,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会议在广州市召开。会议提出,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加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其中,全业务就是要求法律服务网络能够提供所有的法律服务项目、服务产品;全时空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法律服务需求,就要提供随时随地随身服务。
如何高效实现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引和提供,避免程序空转?2018年5月20日,中国法律服务网正式上线运行,请律师、办公证、求法援、找调解、寻鉴定、要仲裁,都可以实现“网上办”“指尖办”“马上办”。据了解,各省(区、市)均已建成网络平台,实现与中国法律服务网的互联互通。自2017年12月20日试运行以来,中国法律服务网及各省级法网累计访问1.5亿次,注册社会公众450万,在线办事近50万件。
为提供更开放的公共法律服务,江苏推动律师、公证、仲裁等资源入驻平台,探索打造非诉纠纷多元化解综合平台,引导服务资源向司法所一线延伸,并建立全国首个“城市法律服务云”。广东推动政府购买服务与鼓励公益服务相结合,促进社会(市场)法律服务资源如活水般投身于公共法律服务,保持生机活力,避免空心化、僵尸化。
同时,全国各省(区、市)均已建成“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拨打“12348”热线电话,均可以免费获取基本的法律服务。据统计,2018年全国共接听“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电话347.9万通,公众获取法律咨询触手可及。
据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局长邓甲明介绍,各地加大互联网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依托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网络平台,引导农民工、残疾人通过网上申请、热线电话、手机APP等各种方式,及时获得免费的法律咨询、代书、调解等全天候法律服务,逐步实现融合电话、网站、短信、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的法律服务。
“对于行动不便且有法律需求的残疾人,探索并推行‘一对一’综合包户服务模式,安排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志愿者与残疾人结成帮扶对子,实行‘一户一档一策’,按需定制法律援助套餐,提供家庭医生式法律服务。”邓甲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