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北京篇)
——北京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转型发展纪事
核心阅读
五年协同发展,五年强身健体,首都生态环境发生根本逆转:雾霾渐除,蓝天回归,黑臭水体变成涓涓清流,“留白增绿”让城市清新明亮。首都发展格局,发生历史性变革:城市发展告别“摊大饼”,都与城相互呼应,“一核两翼”打开广阔空间,协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旧城改造进入历史,老城保护成为重中之重。推进减量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同发展,转型发展的首都,减重负,展新颜。
北京超大城市治理,走过了关键五年。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明确了“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目标,部署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五年间,习总书记先后四次视察北京,五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首都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把总书记的深邃思考和战略擘画,化为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
聚焦核心任务
扎实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五年前,快速发展的北京,资源容量接近极限,“大城市病”让人烦恼。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这无疑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转折。
疏解殊为不易。区域性批发市场搬迁是疏解的难点,往往产权关系复杂、涉及主体众多、利益协调困难。
大红门,曾是北方地区最大的服装、纺织品集散地。随着45家市场的疏解,饱受诟病的拥堵、脏乱、喧嚣逐渐破解,同时也为北京南城“留白增绿”留出大片空间,15.6平方公里的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正在建设中。
真刀真枪,敢于亮剑。五年来,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大力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大红门、动物园等区域性批发市场完成撤并升级和外迁,全市累计疏解提升台账内市场581家、物流中心106个,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累计达到2648家。
从聚到疏,因舍而得。北京制定实施全国首个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并两次修订完善,严把新增产业准入关。截至2018年底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达2.16万件,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精尖经济结构逐步构建。
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刘伯正介绍,2018年,北京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有望连续13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考核任务,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4万元/人左右,位居全国第一。
疏解提升,空间重塑。新的城市总规勾勒出北京未来发展路径:严格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双控”,严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由2017年的2945平方公里,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
北京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雄安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写入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多个领域的合作项目纷纷落地,对口支持的4所北京学校雄安校区正式挂牌,5所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工作全面启动;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复,控规实施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公共设施逐步完善。
要素畅流,活力迸发。北京的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为协同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总投资74.5亿元的北京现代第四工厂项目在沧州投产,实现了“一个工厂带动一个产业基地”,带动就业2000多人。2015年至2018年北京到津冀投资的认缴出资额累计超过7000亿元。
疏解功能,治理“大城市病”,北京步履坚定:大气治理,2018年PM2.5年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以来历史最低;水环境治理,排查出的141条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完成,城乡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城市交通,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3%。
擦亮首都金名片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夯实根基
作为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的一张金名片。然而,在首都发展史上,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始终如影随形。
2017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提出:加强老城和“三山五园”整体保护,老城不能再拆,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这成为首都新时期发展不可逾越的刚性约束。
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是北京壮丽古城的灵魂与脊梁。2018年北京完成了《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文本》《北京中轴线保护规划》的修编工作和《北京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基本确定了北京中轴线的遗产构成和遗产环境范围,太庙、社稷坛、天坛等文物古建内的老住户,惜别腾退。
深刻认识老城的核心价值。老城历史文化街区面积,从原先的20.6平方公里增长至23.6平方公里。北京对这些珍贵遗存开展详细调查,形成内容全面、数据丰富的保护档案,目前已完成3000多栋历史建筑的保护性调查。
全面开展老城专项整治工作。从规划管控和城市设计、公共安全和保障、环境整治和提升、人口和功能疏解、文物腾退和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多部门联动统筹开展重点地区的专项整治。
壮美的“三山五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总面积68.5平方公里,与北京老城面积62.5平方公里几乎相当。清代,在香山、玉泉山、万寿山地区,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先后落成,形成了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少有的皇家园林群落。把“三山五园”列为一个完整保护对象,成为新时期首都文化遗产保护的华彩之笔。
京津冀协同发展,给首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带来更开阔的视野。统筹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保护好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工业遗存、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等文化资源,让这些文化“明珠”串起来、亮起来。目前,包括老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四个空间层次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为全国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
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调整,有一个重点,就是把过去北京事实上的经济中心,调整为“科技创新中心”,通过科技的力量实现催生裂变发展,对全国形成“辐射带动”。
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充分发挥中关村示范区改革“试验田”作用、健全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制度、落实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截至2018年底,北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1.2件,位居全国第一。69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30.8%,连续三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新经济实现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占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3.2%。
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突破怀柔科学城,建设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搞活未来科学城,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升级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五年来,“三城一区”成为北京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协同发展,根本动力在于创新驱动,协同创新则是实现协同发展的核心所在。随着北京原始创新策源地作用不断强化,创新资源辐射外溢不断提速。
去年,北京、天津和河北共同签署《京津冀科技创新券合作协议》,三地创新券正式开始互通互认,首批753家实验室将面向三地的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开放共享。这意味着河北或天津的小微企业,想到高校云集的北京寻找研发服务,可以同北京企业一样使用创新券。
瞄准“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建设目标,三地不断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实施协同创新工程,跨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园区链逐步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已结出累累硕果。
放眼京津冀,北京的科技成果在各处落地发芽、开花结果。截至2018年底,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约780亿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达7400多家。
在河北保定,一幢“双子座”大厦,一块“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牌子,矗立在高新区朝阳大街上,这是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首个创新中心。目前保定中关村吸引了224家企业入驻,其中北京企业占比超过50%。
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天津滨海、石家庄、秦皇岛等地的中关村分园已经先后落地生根,“中关村”早已不是北京的专有名词。一个中关村,三地皆开花,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板。
责任编辑:刘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