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主城区今年将启动小学课后服务制度
上小学的娃娃下午三点半就放学了,但家长却要下午五点钟才下班,这个时间差时段该如何解决?如老人不在身边帮忙照顾娃娃的话,娃娃放学由谁来接?长期以来,由于小学生的放学时间和家长下班时间存在一定时间差,“三点半难题”或“四点难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小学生课后服务制度。
那么,这一制度如何建立?它的建立将如何解决昆明众多家长头疼的“三点半难题”?
经验
五华区34所公办学校超六成学生参加“三点半课堂”
昆明市教育局副局长穆仁早介绍,小学生课后服务制度,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点半课堂”。
“三点半课堂”能解决的,不仅是娃娃放学后没人接的问题。
今年初,市民成焰在明通小学上六年级的女儿参加了一场在上海举办的传统弓射箭比赛,并获得了不错名次。“娃娃接触传统弓得益于学校开展的‘三点半课堂’。每周一到周四,学校都会开办各种兴趣班。孩子们可自愿参与,且都是免费的,教学质量也很高。”成焰介绍,他们家不存在“三点半难题”,但和女儿商量后,还是根据女儿的兴趣选择了学校的“三点半课堂”。
从去年4月至今,通过探索,五华区具有本地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已现成效。市人大代表陶韵佳在两会上介绍,“五华区现有的‘三点半课堂’课程设置内容丰富,包括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四大类,共618个课程。多元化课堂让学生体验了课本外的更多知识,拓展了视野,增强了身体素质,促进了心理健康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五华区34所公办学校在校学生38209人,实际参加课后服务人数为24159人,“三点半课堂”覆盖比例达63.2%。
但是,在“三点半课堂”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费保障,我们在所有公办小学都开展了‘三点半课堂’,由区级财政拿出经费来保障,但在民办学校,这项服务暂时没有开展。课后服务中,校内教师提供免费课程,校外教师仅收取基本课时酬劳,不以营利为目的。”陶韵佳说。
声音
“三点半课堂”课程安排应与学校日常教学课程互补
市政协委员,长水教育集团、云南衡水实验中学董事长张韶维认为,想要解决“三点半难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学生角度来说,应当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点半课堂”应以实践性课程为主,与学校日常教学课程互补,相辅相成。让学生在三点半后能减负,让学校和家长也能减负,把实践性课程作为一个有益补充。第二,从家长角度来讲,家长应充分信任和配合学校的教育,做好学校的配合工作,这个很重要。第三,如何科学安排课程、注重实践性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也对教师队伍提出更高要求。
“三点半课堂”的主要阵地还是应放在学校内,场地应在学校里,至于谁来提供服务,可以是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也可以是具有能力的学校本身。同时,这也是对社会监督作用的考察。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4个方面,四位一体综合考量来解决学生三点半下课后无人监管、无处可去的问题。
进展
今年主城区将启动小学课后服务制度
穆仁早介绍,针对“三点半难题”或“四点难题”,从教育部到省教育厅再到市、县级教育部门,都很重视。就昆明市而言,目前已在开展试点工作。“由政府负责保障经费支出,引入校外资源开设特色课程,由学校组织开展,把学生放学后到家长下班来接的时段利用起来。”
目前,中华小学课后服务制度试点已启动。作为市级试点项目,各项工作正在推进,实施下来效果不错,待形成一定的制度规范后将全面推开。由于接送孩子难问题主要集中在主城区,穆仁早说,今年,昆明主城区将启动小学课后服务制度。
穆仁早介绍,试点工作开展后也引发部分家长不解。“‘三点半课堂’是在学生放学后继续留在学校参与兴趣班,但部分家长把‘三点半课堂’与补课混淆起来,有了补课嫌疑,但这两者其实有着本质区别。”课后服务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特长、爱好、特色进行辅导,在老师参与下有序地在学校组织开展,而如果孩子们放学后留在学校里却没有相关组织,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这一点需要家长理解和支持。(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双双陈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