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这个春节来北京,父母挺新鲜

原标题:这个春节来北京,父母挺新鲜

这个春节来北京,父母挺新鲜

带您二老看看新北京。

春节是个团聚的日子,回家过年固然符合传统习俗。这个春节,有不少在北京工作的全国各地的人们,把父母接来北京过年。

记者走访了身边一些来北京和儿女团聚的老爸老妈,他们觉得这个年过得“很新鲜”。自己和儿女甚至是孙辈一起在这座城市里,体会到了很多有特色的生活,比如北京的冬季生活环境较好,市场里的蔬菜瓜果新鲜等。有些感受说起来,甚至让北京人都感到羡慕。

在经历过这样的过年方式后,不少儿女们都计划来年还让父母来北京过年。“以往北京一到过年时就有些冷清,但这种方式如果能流行起来,以后北京过年就更热闹啦。”

卢柏

合租房里的七省市年夜饭

今年28岁的卢柏先生,大学毕业之后就在北京工作,至今已有5年。他的故乡在东北黑河,已经临近中国最北端。在北京工作这些年,他只有每年春节放假回家。“已经不适应了,因为东北太冷啦,白天也会有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

父母虽然适应东北的寒冷,但来北京过年这一回,让二老也觉得很舒适。老卢先生刚刚退休,来北京的这个春节让他觉得很满足。“一到冬天跟孩子他妈我俩尽量不出门,都在家里窝着。可是北京这么暖和的天气,让我们觉得呆在家里太浪费。”

卢柏从小到大的记忆中,过年虽然不乏鸡鸭鱼肉,但相比之下蔬菜、水果有些金贵了。“酸菜家家都有,不仅是因为东北人爱吃它,也是因为冬天不好买菜。”寒冷拦住了很多居民的脚步,也拦住了很多新鲜的蔬菜。“菜市场冬天人很少,因为再好的菜摆上去,没一会儿就都冻坏了。”北京的社区便民菜站春节仍然营业,大超市里也有蔬菜、水果柜台,想吃什么都能买到。更让二老高兴的是,“北京的菜和水果干净、新鲜,看着就比老家的好,而且价格比我们那儿还便宜一些。就这一条,离开东北在北京过年就值啦。”

一家人团聚的地点,是卢柏在劲松小区里租的房。他和同事小刘年纪相仿,两人一起合租了两居室,并且过年一起请父母来北京。小刘的父母分别来自湖北和四川,卢柏的父母则来自东北和上海,春节期间同住在北京这处普通两居室里的,竟有四个省市的人。

为了准备年夜饭,俩人早早在老字号烤鸭店订了一只鸭子和少许炒菜,两边的父母则带来当地的特产。“四位老人的拿手菜,外加一只北京烤鸭,五省市风味年夜饭,全都是当地‘厨师’亲自料理,相当正宗,这也算得上是我们接父母来北京过年的主要原因之一。”

算上饭桌上的青岛啤酒和贵州白酒,一桌年夜饭竟然跨越了七个省市。两个老父亲推杯换盏,吃完饭四老一起打牌,两个年轻人伺候牌局。睡觉的时候,一家三口一个房间,让卢柏想起了小时候。“我们住在筒子楼里,只有10平方米,共用水房厕所,这种生活到了我上中学才结束。”父亲鼾声响起的时候,他和母亲还在轻声聊着记忆中的往事。

孙耀

守着四老“积怨”烟消云散

酒桌上同样热闹的,还有亦庄的孙耀先生一家。他来自江苏,今年36岁,已在北京工作多年买了房子,而他的妻子是东北人,去年两口子刚刚生下小宝宝。“本来是考虑春节我俩太折腾得不到休息,孩子还小难以适应老家的气候,就让父母都来北京过年。没想到真来了,发现在北京过年真挺好的。”

不仅东北人觉得北京冬天暖和,南方人竟然也有同感,“因为老家冬天没暖气啊”。孙耀的江苏老家冬天虽然气温在零上,但是阴雨连绵,比起北京更觉得湿寒。

春节前两口子给父母订了来北京的火车票,“那叫顺畅,完全不用抢票”。而往年的春节,两口子必须先抢到江苏的车票,然后订从江苏去东北的车票,再订从东北回北京的车票,其中一前一后都赶上春运高峰,心里总得挂念,生怕回去晚了赶不上过年,或是回来晚了赶不上上班。

更重要的是,孙耀和妻子都是独生子女,往年两边跑的时候,总有一边三十晚上家里没人。“我们两口子的情况应该很多异地夫妻家庭都遇到过,无论在哪边过三十和初一,另外一边都不满意。来北京过年也解决了这个问题。”

“公公说丈母娘手艺好,老丈人夸婆婆干活利落。”亲家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电视,丈夫陪老丈人一家聊天、妻子陪公婆聊天,小宝宝已经咿咿呀呀学着叫“爷爷、姥爷”,多年因过年产生的“积怨”顿时烟消云散。“我和媳妇说好啦,明年趁着五一、十一回两边看父母,过春节还是把他们都接来在北京团聚。”

不过孙耀也说,在北京过年,确实没有老家热闹。“我家小区里外地人不少,过年的时候就冷清多了。但在老家,县城不远地方不大,每天都有走不完的亲戚。”怕老人觉得寂寞,初三他开车带老人逛庙会,看了一场祭地表演。

和孙耀同在小区健身的一位邻居今年也把父母接来北京过年,两家人也相互品尝到了各自的家乡特产。俩人打算,明年在小区里多找些外地朋友,一起招呼在北京过个年。“小区里人多热闹,邻居们多走动,这就有了老家过年的热闹。”

儿女心里话

父母尝到我离开家乡的酸甜苦辣

除了团聚,卢柏和孙耀都谈到了让父母来到身边的另一层目的:让他们对漂泊在外的自己感到放心。“在家靠亲戚,在外靠朋友。小区里能有走动的邻居,身边能有靠得住的同事,这些都应该让父母看到。”孙耀说,“在父母心中,似乎我们生活中一旦出现一点儿麻烦,他们就应该马上飞过来照顾我们。可是他们也上了岁数,我们都已经成家立业,不该让老人如此挂念。”

而卢柏最心酸的是,不知何时才能在北京买房安居。工作年份不长,收入不算高,“平时挣的钱除了日常开销和房租之外剩不下多少,工作这些年,我没往家交过钱,父母还老劝我,‘如果缺钱就管家里要’,在他们心中,我能来到北京工作是一件荣耀的事情。”

春节在出租房里两家的联欢,让他欣慰不少。“想起来我就觉得高兴啊,再怎么说,我也有能力给父母买票、照顾他们了,这意味着如果他们需要照顾或是看病,随时都可以来到我身边。三十晚上我端着酒杯的时候想到,如今我有地方住,身边的同事就像个兄弟,他们……应该能觉着放心了吧。”

本报记者 张硕

制图王晨瑀

相关阅读:
封闭高速公路特许“护心”专车通行 29岁小伙成功“换心”重生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精准培育“工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