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东方明珠”电视塔设计者江欢成年逾八旬仍在构想“向天借地”

原标题:“东方明珠”电视塔设计者江欢成年逾八旬仍在构想“向天借地”

我是一名结构工程师,一辈子都在和土木工程打交道。记得当年我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有两个口号很响亮很深入人心,一个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一个是“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时至今日,我总算可以说,我做到了!

这些年里,我一直奔走在建筑一线,致力于土木工程结构的创新与实践,设计、建造了很多建筑,见证了城市的蓬勃发展。因为主持设计“东方明珠”电视塔,我获得了建国六十年建筑创作大奖,这也是自己“摆得上台面”的一件事。

获1978年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奖

1957年,我从广东梅州中学考进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民建专业。

毕业分配时,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填报了最艰苦的地方。我填报的志愿是洛阳、包头、兰州,但最终被分配到了上海。

1963年2月,我到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报到,徐汇煤球厂是我做的第一个工程设计,当时我把豪式屋架的五根腹杆减少为一根。我参与的第四个设计项目是虹桥机场指挥塔楼,在1964年,8层大楼还是少有的高层建筑,我对顶部瞭望塔的结构动了小脑筋,把主次梁都拿掉,隆起面板做了一个折板式穹顶。壳体的内力分析很复杂,前辈教我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句话使我茅塞顿开,够我享用一辈子。

1972年,尼克松访华,带来了一个10米直径的天线,用于实时传输访华讯息。此后,上海要在七宝地区建一个30米直径的大天线,我被指定为主要设计人。当时我设计了中长桩箱式基础,地面站运行保证率达到100%,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成功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大直径天线基础,因此获得1978年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奖。

当时我也经常与前辈、同事讨论建筑领域的难题,比如上海要不要盖高层住宅,我曾在《解放日报》发表《上海市区要盖适当比例的高层住宅》,公开探讨、商榷此事。

“创上海腾飞标志,树世界建筑丰碑”

上世纪80年代,我有幸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城市的飞速发展给了我们在建筑领域大展才华的机会。

1985年,我成为华东院总工程师。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仙霞新村高层住宅的优化设计,这是上海最早的高层住宅。当时有人建议将所有内墙做成混凝土剪刀墙,我觉得这样既浪费、又影响住户使用的灵活性,于是把混凝土内墙绝大部分改为砖隔墙,使用空间和灵活性好了许多,建筑物的重量减轻了10%,以后,沪太新村、海潮路公房等工程也相继套用。

紧接着我们又接到一项挑战,在上海建造一座与众不同的电视塔,并使之成为城市地标。

那时国内兄弟城市已经有不少电视塔,大多是“烟囱+糖葫芦”模式。我们在做方案的时候,苦苦思索如何通过结构创新寻求突破。

12个方案送到市广电局参与第一轮内部评选,几乎一边倒地支持“东方明珠”。但施工专家认为,百米大斜撑不仅没做过,甚至没见过。之后几乎每一次评审会都认为“东方明珠”造型新颖,只是建造难度太大,因而差点被否定。当时,市广播电视局领导说了一句关键的话:“上海得有敢想敢做的劲头,建一座超常规的、100年后都不会落后的塔。”

吴良镛院士是建筑专家组副组长,对于东方明珠方案,他引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一句诗:“大珠小珠落玉盘”作点评,这对“东方明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1989年3月4日,在上海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东方明珠电视塔方案被最终确立。1991年9月1日,打下第一根桩,设计室工棚就搭在工地旁边的丰和路,我在门口立了一块大牌子,上书“创上海腾飞标志,树世界建筑丰碑”。

为了精益求精,东方明珠的设计方案动过两次“手术”。第一次改动是东方明珠下面的大圆球,原设计方案是距离地面58米。那时,从对岸外滩眺望已经建好的圆柱直筒,总觉得有些低,有人提议,有没有可能把这个大球的位置提高10米。我经过仔细计算,在不影响结构的情况下,把大球提升到离地68米。调高下球体后,增加了下部空间,又让建筑视线上拔高了许多,显得修长。

第二次“手术”是改动太空舱,也就是顶层的小圆球。小圆球直径只有13.8米,与其他几个大球相比,不太成比例。但直径每增加1米,都要扩增几吨重量,增大风力和地震作用。最后,经计算扩大到16米。

我们前后花了8年的时间和精力,完成了东方明珠塔的设计和建造。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有影响的建筑多由外国建筑师主创设计,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东方明珠完全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经营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典型,也被世人公认为上海的地标。东方明珠有许多大胆的创新,以最简洁的力学结构发挥最高的效率,可以抵御12级台风、9级地震;3个巨大的钢结构圆球状空间分别悬挂在塔身距离地面112米、295米和350米的高空;总高度达到468米,却没占用多大土地面积,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更显难能可贵。

东方明珠一经落成即被外媒誉为“新上海崛起的象征”。英国的《今日建筑(ConstructionToday)》杂志还把她和巴黎埃菲尔铁塔及伦敦塔桥相媲美。

此后,上海越“长”越“高”,天际线越变越美,参与其中,何其有幸,无比荣光。

年逾八旬矢志奋斗建筑领域

“东方明珠”一战成名之后,我向更高难度的建筑设计进军,设计了不少国内外城市的地标建筑景观。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国建筑师也逐渐为世界所知。1995年,我主持设计了558米高的印尼雅加达“亚洲巨人”塔,在和世界顶级建筑师竞争中脱颖而出;1998年,420.5米高的上海金茂大厦竣工,这是当时中国内地第一高楼,我是业主顾问和美国建筑设计师代表。

这些年里,我还参与了思南公馆、上海展览中心、上海音乐厅等上海知名历史建筑的修整、保护……见证了这座城市历史建筑保护的一幕幕。

现在我已年逾八旬,仍然每天上班,仍然关注着城市建筑的未来发展。如今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稀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向天借地”。我提出了模块化装配化建设“天空小镇”的构想。它的核心理念是“垂直设施市政化、高层建筑多层化”。我还在全国各地奔走介绍自己的创新设计,希望构想能够变成现实,造福于人。

相关阅读:
我省出台措施促进中藏医药发展 多地为环保叫停水产养殖 农业部:不赞成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