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1月信贷社融为何双双创纪录?央行政策推动作用明显

原标题:1月信贷社融为何双双创纪录?央行政策推动作用明显

新京报讯(记者 宓迪)根据央行2月15日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1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4.64万亿,比上月多增3.05万亿,比上年同期多增1.56万亿。

此外,1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3.23万亿,比上月多增2.15万亿,比上年同期多增3300亿。1月末,M2同比增长8.4%,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0.4%,比上月末低1.1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1月社融同比大幅多增,主因当月人民币贷款和企业债券融资显著放量,表外融资增量转正。在央行降准等“宽信用”政策推动下,今年年初银行贷款投放高峰表现比往年更为明显,而且企业中长期贷款也转向同比多增。这表明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效果在总量上已有较为明显的体现。

新增人民币贷款超3万亿 有传统因素也有新因素

联讯证券研报指出,信贷在1月份出现天量数据,在2016年以后基本已经是常态了,今年的3.2万亿,有传统的因素,也有新因素。

“市场利率向融资利率的传导,贷款利率今年有下行的压力,银行有早投放,提早锁定更高收益的动力。”其研报提及,这些因素包括2018年底的项目储备积累释放等因素。

此外,其分析还指出,此前央行普惠认定标准由500万变成了1000万,与银监会的标准统一,银行不必为了同时满足两方的考核而将普惠信贷集中在500万以下,银行500万-1000万授信区间客户的放贷空间得到了释放。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指出,2018年下半年以来,为配合国家稳增长政策、疏通货币信贷迟到机制,货币政策更趋灵活,稳中趋松态势比较明显,降息降准政策实施,监管政策也更注意把握节奏,各金融机构资金投放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表外融资的持续收缩态势扭转,1月份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共增加3432亿元,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规模显著(3786亿元),同比多增2349亿元。

社融规模创纪录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逐渐增强

央行数据显示,初步统计,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57万亿元,同比多增8818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343亿元,同比多增77亿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指出,社融数据中1月新增信贷高达3.57万亿,可见非银信贷在减少,投向居民和实体的信贷在增加。与去年同期相比,社融中新增贷款中投向居民部门的贷款占比由33.5%下降至27.7%,投向企业的贷款占比增加,表明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正逐渐增强。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报告指出,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信贷结构有所改善,金融支持实体力度不断加强。

分结构来看新增贷款情况,住户部门贷款增加989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93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96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2.5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91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516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3386亿元。

其报告分析,第一,中长期贷款改善,无论是住户部门还是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的增长情况均较为明显;第二,新增贷款主要来自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占比为80%,较2018年12月提高了36个百分点,这表明金融对实体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第三,住户部门新增贷款占比进一步降低,表明居民加杠杆步伐放缓,情况有所好转。

新京报记者 宓迪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相关阅读:
省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举行工作座谈会 还剩1660万!2018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