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千里水脉润北方——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成效综述

原标题:千里水脉润北方——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成效综述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题:千里水脉润北方——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成效综述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

冬日的京冀郊外,瑞雪覆盖着大地。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北拒马河暗渠,南水在阳光照耀下更显清澈。

据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消息,截至15日,中线工程累计输水达到200亿立方米。沿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百姓在水安全、水生态和水环境方面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5300多万人喝上甘甜南水

2月15日上午,在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的惠南庄泵站,国内最大的单级双吸离心泵正在向北京输水。惠南庄泵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上唯一的一座大型加压泵站,正如人体的心脏,为千里水脉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南水送来清凉。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5300多万人已喝上甘甜的南水,500多万人告别了高氟水、苦咸水。

据了解,河南受水区37个市县全部通水,郑州中心城区自来水八成以上为南水;河北石家庄、邯郸、保定、衡水主城区的南水供水量占75%以上,沧州达到100%;南水占北京主城区自来水供水量的73%,密云水库蓄水量自2000年以来首次突破25亿立方米;天津市14个区居民全部喝上南水,南水成为新的供水“生命线”。

喝好水直接关系百姓的幸福感。监测显示,通水以来,中线水源区水质总体向好,输水水质保持在优于Ⅱ类,其中I类水质断面比例占82%以上。北京市自来水硬度明显下降,公众普遍感到水碱减少,饮水口感更好了。

河湖地下水重现生机

冬日暖阳下,河北滹沱河畔的冀之光广场附近流水潺潺,不时有水鸟飞过。难以想象这里曾是四季无水、到处垃圾。

干涸了几十年的滹沱河重现生机,是南水北调工程生态补水的一个缩影。记者从中线建管局了解到,中线一期工程连续两年利用汛期弃水向受水区30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已累计补水8.65亿立方米。自2018年9月开始,水利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开展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生态补水使河湖水量增加、水质提升。

监测显示,天津市中心城区4个河道断面水质改善到Ⅱ类至Ⅲ类;河北省白洋淀监测断面入淀水质提升为Ⅱ类;河南郑州市补水河道基本消除了黑臭水体;北京城区新增550公顷水面,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工程通水以来,通过限制地下水开采、直接补水、置换挤占的环境用水等措施,遏制了黄淮海平原地下水位快速下降的趋势。据监测,截至2018年5月底,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与上年同期相比回升了0.91米;天津市地下水位38%有所上升,54%基本保持稳定;河北省深层地下水位由每年下降0.45米转为上升0.52米;河南省受水区地下水位平均回升0.95米。

提前部署保障冰期输水

“冬季输水因为天气寒冷,总干渠结冰很正常,关键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控制闸门受到冰冻影响,保障冰期输水的安全调度和运行平稳。”中线建管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据了解,为了应对极寒天气,中线建管局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制定冰期输水调度方案,保持总干渠高水位运行,一旦形成冰盖,实施小流量输水;加强对水温、流速和流量的观测,加强工程巡查巡视;在全线增加28条拦冰索、拦冰桶,在重要的控制闸前安装扰冰装置;增加应急抢险车等。

工程全线列出了冰期输水三个重要部位:岗头、西黑山和北拒马河三个控制闸。现场管理处提前准备,弧形闸门槽两侧的电融冰装置已实现智能化,检测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电融冰装置自动启动,控制设备温度在0到5摄氏度之间,确保不结冰。同时,抢险队伍配备了专业工具,可以迅速投入破冰、捞冰、运冰作业。在经历了2016年的极端天气后,有关部门在冰期输水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经验。

相关阅读:
北京用人单位招用退役士兵,岗位补贴今年起提高至8千元 为争夺居住房间 流浪男子点燃废弃物品致火情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