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拼命三郎”奖无数 六年军旅首归家

原标题:“拼命三郎”奖无数 六年军旅首归家

因为训练刻苦,黄文津的双手布满老茧。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家源通讯员肖树鹏、刘庭海

他原是体弱少年,在远赴新疆当兵的6年里,他成为拼命三郎,练就了一双“铁砂掌”、一身硬本事,在去年的“晴空”国际军事比武大赛金牌榜上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黄文津。

梦里回乡千百次,历尽千帆,少年载誉归来。

今年春节,黄文津回到位于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凤壶村的家中。这是他6年来第一次回家过年,见到一早便守在村口等候的父母,黄文津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我想吃你做的红烧鱼……”

集训队里的“铁砂掌”

读初中时,当兵的想法就在黄文津的心里萌芽,父亲和哥哥当兵的经历让他从小就对部队生活心生向往。他说:“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像电视剧里许三多一样优秀的精武战士。”

2013年,黄文津入伍到新疆军区某部,从新兵入伍开始,他就严格自我要求,“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是他的训练原则。新兵结业时,他以优异的训练成绩被评为训练标兵,分到了警侦连侦察排,下连后他更是刻苦操练,每天晚上给自己“加餐”。

正是这种乐于吃苦、勤于训练的拼搏精神,黄文津很快练就了一身硬本领。2018年,黄文津作为高射机枪手,获得参加“晴空”国际军事比武的机会。在集训期间,黄文津放弃休息,每天都训练十几个小时。

高射机枪射击射程跨度大,精准度要求高。为练好眼力,黄文津每天午休时把装满水的脸盆端到太阳底下,盯着水面不眨眼;晚上又盯着天花板上的日光灯或点一根檀香练瞄准。他和教练员还将自己每天的训练数据做成图表,对比分析,哪怕成绩提高0.01秒,都能让他开心很久。

在集训队里,他还拥有一个“铁砂掌”的外号。黄文津说,这是由于长期与器械、枪和油料亲密接触,他的手掌磨出一层厚厚的老茧。有一次军区司令去看望他们时,握着黄文津的手动情地说:“小伙子,训练很刻苦,练就了这双‘铁手掌’,看到你们扎实的训练,让我们心里更有底了。”

2018年8月,在“晴空”国际军事比武竞赛中,黄文津被评为“最佳机枪手”,并和队友一起斩获多项冠军,他的先进事迹被中央7套《军旅人生》专题报道。

训练标兵原是体弱少年

对黄文津来说,获得这些荣耀没有什么捷径,由于自己底子较差,每开始一次训练,每练习一项技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勤能补拙,当一名拼命三郎。

黄文津自小身体素质较差,就连吃东西都容易过敏,这种状态也一直持续至入伍初期。由于身处新疆,当地秋季的天气十分干燥,作为一名南方人,他常常要都要面对流鼻血的身体反应;到了冬季,气温降至-20℃,长期在外训练的他耳朵都长出了冻疮。

然而,再苦再累的环境,黄文津也努力克服适应。在军区的日子,一天的高强度训练下来,手掌经常被绳子磨得血迹斑斑,每次他都忍着痛用碘酒给手掌消毒,战友们劝他不要这么拼命,可他却只是笑笑,第二天又以同样的姿态投入训练。

相关阅读:
南方阴雨还将持续一周 练江流域5年整治投12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