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家风进社区好邻里互助亲
白云恒福的志愿者们给京溪社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们辅导功课。
纪录片创作团队合影。
本期“好家风代代传”走进反映白云恒福社工服务社理念的短视频作品《关爱你我他》及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视频作品《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背后的好家风故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张丹羊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乔军伟
视频:《关爱你我他》
主角:白云恒福社工服务社
如今,邻里可能“相见不相识”。但在广州市白云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以下简称白云恒福)的帮助下,广州的一些社区正在悄然变化。在他们的号召下,100多位热心市民变身“睦邻大使”,定期探望独居老人,陪伴就医,帮忙买水果……通过互相帮助的小事,把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好家风推而广之,昔日邻里守望相助的传统又“复活”了。
社区“顺手”互帮互助构新“家风”
拄着拐杖的老人独自捧着苹果颤颤巍巍地回家,不料苹果掉地上了,一位邻居见状赶紧帮忙捡起苹果,另一位女孩也上前帮忙搀扶老人;两个小学生双手抱着矿泉水要进电梯,邻居帮忙伸手按住电梯开门键……
白云恒福提交参评的好家风微视频中,这些场景无不传递着睦邻友好和关爱。白云恒福行政总监戴燕妮告诉记者,这一幕幕都是视频中“演员”们的本色出演。戴燕妮介绍,白云恒福在白云区和海珠区共设有6个社工站。几年前,在服务社区里的独居老人时,社工们创新地采用了“结对帮扶”的做法。他们号召有爱心愿奉献的居民,组成“睦邻大使”,定期到独居老人家中探访。一桩桩小事让社区里的居民们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友好氛围。
现在,白云恒福已经有6个社工站、100多名“睦邻大使”,担任“睦邻大使”的居民既有退休长者,也有大学生,还有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参加。白云恒福社工张晓辉说,在"睦邻大使"中,有一位晚期癌症患者,他之前觉得生活很灰暗,但自从担任“睦邻大使”后,感觉像换了一个人,觉得“每一天都是赚到的”。戴燕妮说,其实人人心里都有爱,也有帮助他人的愿望,但需要有人搭建平台,去激发它。一开始,他们会通过奖励的方式号召大家参与进来。
在白云恒福的志愿者中,还有一个小女孩,已经当了5年的志愿者。她的家庭比较贫困,放学后,无人照管的她,曾经到社工站接受过“430课堂”的帮助。社工们为他人服务的精神感染了小女孩,她长大一些后,便也加入进来,当了志愿者,经常去帮助有需要的老人。
戴燕妮说:“我们相信生命可以影响生命,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当睦邻、关爱、互助成为一个家庭的家风,一个机构的使命,整个社会的共识,他们就一定会在我们的社区社会中生生不息。”
视频:《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主角: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从猎德污水厂到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从内环路到广州地铁,从广州大学城到亚运城,广州每一个备受瞩目、关乎民生的重点建设项目背后都有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的“身影”。怎样才能为老百姓看好“钱袋子”?该中心通过全面完善的制度让清廉理念深入“家庭成员”心中:四壁有章法、心中有正气、行动有规范,才能担当起“阳光评审、财政卫士”职责,才能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将单位比为“家”“家规”方得承载
他热爱工作以单位为家,却在一念之间经不住金钱腐蚀,跌入受贿被捕的深渊,戴着手铐的双手在颤抖……万幸的是,这只是主人公——广州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工作人员“李工”午休时的黄粱惊梦。然而,接下来的项目评审中他却遭遇了梦境中的场景:
“我们这项目工期很紧,企业压力也很大,您这结果越早出来,咱们风险就越小,这个项目你就按正规地去审,但这个时间排期是不是可以特别照顾一下?”项目方代表说完,以拿错文件夹要归还为借口,在其中夹带了一个信封。
“你都说我把这儿当成家了,国有国法,家有家风,原则我必须遵守,也请您自重。”“李工”果断拒绝,说出的话掷地有声。他为梦中自己的行为感到不齿,所以现实中更果断坚守“家规”。
这是广州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清正廉洁家风护”主题短视频所讲述的故事。“接到征选活动通知后,我们考虑怎样展现家风。说实话,我们天天和同事在一起的时间都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长,单位就是我们的大家庭,干脆把‘家’的概念扩大。”短视频主创人员陈廷军说,这样的创意得到了团队的认可。在视频所展现的单位“大家庭”中,主人公能收获“劳有所得”的喜悦,也能获得“能有所展”的机遇。然而,现实中,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往往会诱导出无数个“一念之差”,去挑战纪律、作风的底线。
“在我们身边,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的基层人物如何能在大环境中坚持原则、坚持正道?怎样才能摒弃思想中的灰色地带?”陈廷军说,基于这样的思考,短视频着力展现“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单位“大家庭”的廉洁从业制度就是员工的“家风”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