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保障改善民生 增强群众获得感

原标题:保障改善民生 增强群众获得感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经济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各地近期召开的“两会”的重要内容,多地《政府工作报告》都聚焦就业、养老、医疗等民生热点。

稳就业为重中之重

今年,多数省份将“稳就业”列为民生项目之首,其中,河北、辽宁、安徽、新疆等地明确,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

安徽提出,继续实施面向贫困地区、行蓄洪区的定点招工计划。实施重点地区就业援助计划,对结构调整中的下岗人员,多渠道、多方式提供就业培训和服务。

新疆提出,大力实施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工程。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装、家纺等终端产业,加快推进民族手工业、旅游品加工业发展,支持“卫星工厂”“扶贫车间”建设,打造产业集群,高密度吸纳劳动力就业。

辽宁提出,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支持,拓展新的就业空间,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兜底帮扶。

“经济增速下降、产业结构升级,都有可能会使贫困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受到冲击。这就要求国家不断完善就业失业保障机制,采取更加积极的扶持帮助政策,使就业弱势群体在市场中拥有更多就业机会。”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说。

社保改革将提速

2018年,全国共有15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而从地方“两会”开出的2019年民生清单看,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养老金省级统筹等实招也将加快落地。

在社保提标方面,河南提出,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继续调增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西藏提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提标55元,“三老”生活补助将提标50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将提标10元;辽宁提出,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和7%以上,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多地“两会”释放出加快社保改革步伐的信号。北京提出,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福建、安徽明确,加快步伐,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河南强调,今年要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管理、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

李长安认为,近年来,社会保障无论是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提高。社保建设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逐步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同时,加快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如何搞活当地经济,吸引更多劳动力流入,扩充社保基金缴费范围,也是确保养老金收支平衡的重点。

医养结合加快落地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提供的养老服务质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今年多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服务成为部署民生事项的重要内容,“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医养结合”等成为共识。

江苏提出,新建150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新建护理型养老床位2.5万张,为140万居家养老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等服务;北京提出,推进医养结合,健全“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差异化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政策,新建150家养老服务驿站;安徽表示,加快养老护理体系建设,城市养老服务“三级中心”覆盖率达60%。

部分省份还明确了加大养老保障力度的具体目标,例如,河南、新疆将实施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制度。天津则提出,提高城乡老年人生活补助标准,开展老年助餐试点,为高龄和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助餐补助。

专家表示,在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体制改革步伐逐步加快的背景下,养老市场的全面开放,将有助于补齐养老市场的“短板”。各地应重视建立和完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法律法规,以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的基石。

相关阅读:
让贫困群众度过快乐祥和的节日 围绕振兴大局 依法履职尽责 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