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省林草局:推进全省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省林草局:推进全省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全省林草事业顺应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林业草原融为一体,自然保护地统一监管,迈上了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新征程。在刚刚闭幕的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中,省政协委员、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云龙面对新形势新使命,对山西林草事业的现状、愿景、规划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思路。找准问题,理清思路从薄弱环节入手,奋力保持林草发展的良好势头张云龙在回顾“十三五”以来我省国土绿化进展情况时,用四个“最”来描述,推进力度最大、投入资金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绿化成效最好。“十三五”以来,全省累计造林1378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0.5%,增速在全国排第9位。国家气象局《2017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我省植被生态质量改善最快。虽然初步扭转了生态恶化的局面,生态脆弱、缺林少绿依然是全省面对的现实问题。森林覆盖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6个百分点,覆盖平均水平谓之“低”。全省尚有3272万亩宜林荒山,集中分布在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的吕梁山区和北部风沙区,国土绿化任务谓之“重”。乔木林单位蓄积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47立方米,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有600多万亩退化林分,森林资源质量谓之“差”。林业产值550亿元,占全国的0.8%,林业产业发展谓之“弱”。天然草地面积6828万亩,退化、沙化、盐碱化达到80%以上,草地退化面积谓之“大”。面对新形势新使命,分析生态脆弱的现状和成因,正视困难问题,林草业发展任重道远。明确思路,补考赶考创新促增绿,开启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新篇章“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创新促增绿的思路要求,坚持以‘两山’生态修复工程为引领,推进绿化、彩化、财化同向发力,实现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大’系统整体保护。”张云龙的语气铿锵有力。方向已明确,如何实现。开启让全省表里山河“美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的新篇章。从“造好林、补好林、营好林、管好林”四个方面,为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区、重要水源地植被恢复区和通道沿线绿化区“服好务”。规划中,每年完成人工造林300万亩,计划用八年时间使现有80%以上的宜林荒山实现绿化,力争2025年我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6%;实施未成林地管护项目,对现有590万亩未成林地进行补植补造,为2020年我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3.5%奠定基础;加强低效林改造、中幼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着力构建稳定健康的林草生态系统;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摸清林草资源本底,合理调整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分区,实行“一张图”管理,严控资源逆转。让政策机制“活起来”,充分激发改革发展的动力活力。创新市场化生态修复保护机制,推动以开发式、置换式、购买式等为主的“八大机制”落地见效,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新动能。让农民群众“富起来”,推动生态经济产业发展。传统经济林和特色经济林的发展,将直接影响百姓的收入的提升,优化品种、改良品质、打造品牌为主的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的实施,将为农民带来福音。省林草局提出的“夏养山西”战略,就是布局“一圈两山十二集群”,打造100个森林康养小镇、100个基地、500个特色村,就是要充分发挥绿水青山的经济优势,打造富民增收的生态财富。同时,鼓励和引导合作社全方位参与造林营林、管林护林和经济林管理,从“平面参与”转向“立体参与”,借着“生态建设”这股东风,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服务为上,提升成效为美丽山西建设提供坚实的生态支撑行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重在管理服务。省林草局将围绕构建林草生态系统、精准提升资源质量、严守生态红线、深化改革创新、助力富民增收、强化科技支撑“六大重点”,做好荒山造林、退耕还林、未成林地管护、森林经营、生态经济、森林资源保护“六项工作”,通过开展深入调研、质量管理、科技兴林、资源保护、改革创新、优化作风“六大行动”,把补考赶考任务抓出成效。今后,省林草局将从传统粗放的修复保护方式向走集约高效方向转变,以管理的精细化提升林草的现代化;将深入基层,着眼于生产所需、群众关切,跟踪指导增绿增景增收全过程;以科技为支撑,把重点攻关和示范推广紧密衔接,用科技武装提升林草事业;继续依法行政抓保护,以守土有责的态度,坚决筑牢经济赖以发展、群众赖以生存的生态根基。(刘子英)

相关阅读:
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