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提升产业竞争力 撬动经济新动能——安徽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观察
新华社合肥1月31日电题:提升产业竞争力 撬动经济新动能——安徽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观察
新华社记者董雪
2018年,安徽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依旧保持工业高速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创近四年新高,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从24.7%提高到29.4%,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三分之一。
集聚产业 提升竞争力
2018年5月,康宁合肥工厂的10.5代线量产,这条全球最大尺寸玻璃基板生产线毗邻京东方,直接为全球首条最大尺寸的液晶显示10.5代线供货。两家产业龙头企业在合肥新站高新区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就此“牵手”。
新型显示产业基地,是安徽最早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的试点之一。基地80余家企业中,不仅包括京东方三条液晶显示高世代线,还包括终端应用企业惠科、长虹,以及江丰电子等一批国内外优秀的材料和装备企业。
伴随集聚效应而来的,是竞争力的提升。该基地2017年产值增速高达20.1%,2018年前11月产值620亿元。
“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安徽省发改委产业处处长徐志介绍,“2015年,安徽选定第一批10个基地,这些基地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前三年产值年均增长达22%。”
目前,安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已达24个,产业亮点不断涌现。在亳州现代中药基地,有国内交易额最大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在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0.12毫米玻璃基板创下世界最薄浮法玻璃纪录……
深耕创新 撬动新动能
安徽对经济新动能的培育,并未止步于基地建设,而是一步步深耕创新,以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专项的方式向前沿和先导产业延伸。
衬衫、地毯、塑料袋……在安徽丰原集团,用玉米“做”的产品又新增了不少。
“有‘玉米塑料’之称的聚乳酸有环保可降解等特性,但从实验室走到工厂的产业化应用还不多。”安徽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说,丰原专注聚乳酸的产业化创新,终于掌握低成本从玉米中提取乳酸,合成聚乳酸,再制成纤维、塑料制品的全产业链技术。公司年产100万吨聚乳酸项目和年产30万吨聚乳酸纤维生产项目投产后,可带动应用市场超千亿元。
从产业应用创新再向前,是技术的原始创新。
“铝轻但太软,陶瓷硬但易碎,二者能否结合生成既强又轻的新材料?”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浩伟团队30年攻关,研发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陶铝新材料。在淮北市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均瑶集团、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政产学研用的推动下,这一新材料已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等领域。
一个多月前,陶铝新材料研究院迎来中国商飞董事长贺东风、中国铝业董事长葛红林、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分别带队的考察。当日,他们商定在淮北投建航空材料生产基地,助力陶铝新材料成为新一代航空材料。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安徽16个重大新兴产业工程辐射带动所在区域300多家企业协同发展,18个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获得授权专利2500多件。
政策保障 支持可持续
埃夫特是芜湖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的龙头企业,公司总工程师游玮说:“对意大利机器人系统集成商W.F.C集团的收购,是公司迈向高端汽车、航空制造机器人系统集成领域的关键一步,但收购所需资金量非常大,仅靠自有资金很难完成。安徽省智能制造产业基金的增资非常及时,基金管理机构基石资本从标的尽调,到协议谈判全程给予支持。”
在W.F.C集团的资源加持下,2018年,埃夫特成功拿到德国大众新一代新能源车平台机器人焊接生产线和高端超跑赛麟汽车机器人自动化焊装线。
包括智能制造产业基金在内,安徽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由安徽省投资集团发起设立10只省级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300亿元,分别专注于量子、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2015年以来,安徽陆续出台《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意见》《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等文件,并对新能源汽车、现代医疗医药、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制定专项政策,从落实责任、过程管控、要素保障等多方面持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