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乡村流水席变迁记

原标题:乡村流水席变迁记

新华社石家庄1月31日电(记者许苏培、郭雅茹)凤阳豆腐、炒贡菜、饸饹……一道道融合了安徽和河北地方风味的菜肴从乡厨计家桂师傅大勺的颠簸下诞生,被送上河北涉县井店镇一街村村民的餐桌。在品尝美味中,乡村婚宴的气氛被推向高潮。

乡村厨师是乡村流水席负责烹制菜点的人。涉县皖东饭店的安徽人计家桂师傅,就是一名老乡厨。从安徽合肥来到河北,计师傅已经在这儿做了28年的厨师。

“我刚来涉县那会儿,还没有乡厨这个概念。因为手艺不错,有时候村里办红白事,熟人会请我去帮帮忙。”计师傅回忆说,那时候老百姓普遍生活水平不高,宴席上的菜也就是土豆丝、大白菜、炸花生米等,凑凑就是一桌席。

渐渐地,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村里人摆宴请客的也多起来。计师傅接到的邀请多了,偶尔为之的人情做成了生意。

“现在和过去相比可大不相同了,客户都讲究口感好、吃得有营养。”接到订单后,计师傅提前一周就得准备。扣肉、肘子、脆皮肉……这些肉食都得提前加工好,他最拿手的家乡菜——凤阳豆腐,每每登场都得到食客的叫好。对此,计师傅颇有几分得意。

“我们安徽菜口感相对涉县本地而言比较甜,这些年慢慢摸索改进,我做菜的口味一点点往这边靠,才做出本地老百姓喜欢的菜。”计师傅说。

由于移风易俗,村里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的减少了,今年计师傅的乡厨生意有些清淡。不过相比于20多年前他刚到涉县的时候,还是称得上天壤之别。

“1997年、1998年的时候,我一年也就下乡一两次,谁家摆个酒席,乡里乡亲的都来帮忙,说说笑笑,可热闹了。”现在他都自己带着服务员上门,从头到尾把宴席流程全包下,一年里头下乡最少也得30次。

“做一桌菜收个六七十元钱加工费,除去服务员人工费,实际剩下的并不多。”计师傅坦言,承包乡村流水席的收费肯定比不过城市里的大饭店,“不过看着乡亲们吃得开心,心里还是蛮有成就感的,我做的菜味道可不输大饭店。”

这两天,计师傅就要和妻子回合肥过年了。他们的孩子在河北出生、河北长大,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合肥工作,但计师傅和老伴却一直留在这里。

“我在河北待习惯了,所有的朋友都在这里,河北是我的第二故乡。”计家桂说,“我对这儿再熟悉不过,回老家反而不太习惯了。”

“新的一年,希望咱们涉县的父老乡亲越过越好。”计师傅笑着说,“这样我也能跟着生意兴隆!”

相关阅读:
两部门:解除蒙古国部分地区口蹄疫疫情禁令 韩国去年进口48亿美元中国食品 最爱辣白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