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圳代表团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和省“两院”工作报告

原标题:深圳代表团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和省“两院”工作报告

30日下午,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深圳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省“两院”工作报告。代表们对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省“两院”工作报告表示充分肯定、完全赞同,并就更好开展立法、司法相关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省人大代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高度评价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和省“两院”的工作,认为省人大常委会政治站位高、立法工作实、服务大局好、联系代表紧,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省“两院”在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持续推进司法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骆文智对省人大常委会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从全省层面开展涉及行政许可的规范性文件专项审查,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二是加大对代表建议督办的力度,建立跟踪督办制度和长效办理机制,进一步提高落实率。三是创新监督方式,加大对重点工作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工作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四是加大代表培训力度,拓展代表的履职平台,进一步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

省人大代表、深圳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主任张子兴说,三个报告体现了高质量、高水平。一是工作成绩显著、亮点纷呈,创造了很多全国第一;二是注重探索创新、特色鲜明,富有改革气息。

张子兴建议,省检察院要积极行使保留的14个管辖罪名的侦查权,强化对司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行为的法律监督。一方面是对公检法有案不立、有罪不究、有错不纠的监督;另一方面是对插手经济纠纷,把经济纠纷办成经济犯罪,把民事案件办成刑事案件乱作为行为的监督。“这两方面,都是大家反映比较强烈的。”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刘涛是一位老代表,也是来自律师界的人大代表。他说,李玉妹主任作的工作报告内容非常翔实、非常全面、非常客观;2018年省“两院”的成绩非常巨大,成绩来之不易。他提出,为更好开展工作,给法官、检察官减负已经刻不容缓。

“我总结了三多,会多、检查填表多、额外的工作多。”刘涛说,目前法官、检察官们本身的工作就非常繁忙,还让他们开这么多会,还要填这个表那个表,还要承担很多额外的工作,很不应该。“要让法官、检察官聚焦主责主业,保证司法质量就行了,其他的不要过多要求,司法公正就是最好的法治宣传。”

深圳代表在“代表通道”接受记者提问

1月30日上午8点,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深圳特区报记者向代表提问。

为更好展现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风采,30日上午8时,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组织“代表通道”采访活动,邀请10名省人大代表接受媒体集中采访。深圳特区报记者抓到提问机会,就“广东在科技成果转换方面需要哪些政策上的扶持和完善”提问省人大代表、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剑。

周剑表示,广东还需要推动科技成果在更多领域进行应用,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例,只有不断地应用和实践,才能得到更多数据,才能对人工智能的算法进行优化,才能推进人工智能产业的推广和成熟完善。“科技企业应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包括海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周剑介绍,他曾经前往以色列调研,以色列以科技创新成果丰富闻名,但是市场较小。“相比之下,我们的市场大、资本充足,完全可以把相关科技领域的成果进行转移孵化。”

周剑还谈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在科研成果早期的应用阶段中,市场上可能会出现很多仿冒、假冒的技术和产品,应大力打击知识产权仿冒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拥有这些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个人能够更加安心。”其余9名在“代表通道”接受集体采访的人大代表就教育体制改革、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东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等方面分别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留意到,“代表通道”这一形式的集体采访虽然是第一次在省人代会上亮相,但10名人大代表都是有备而来、胸有成竹:省人大代表、连南瑶族自治县农机安全监理站站长房玉红的一身红色少数民族服装格外醒目,其他几位女代表也都是经过精心准备、英姿飒爽。10名代表面对一众记者“长枪短炮”,侃侃而谈。

在深省人大代表建议莲塘口岸应实施24小时通关

昨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分组审议,在深省人大代表建言要进一步加强粤港澳陆路口岸通关便利化。

省两会中哪个词最热?“粤港澳大湾区”当仁不让。30日举行的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分组审议上,从医疗转诊、通关便利、法律服务到科技、教育资源的对接,在深省人大代表持续为湾区建设“发力”。

莲塘和深圳湾口岸有条件24小时通关

深港之间的第七个陆路口岸——莲塘口岸预计将于2019年启用。省人大代表、罗湖区区长罗育德建议,莲塘口岸应在启动之日就实施24小时通关。

罗育德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逐步推广,内地居民出境和外国人入境人数增幅明显,可以预计未来各口岸出入境旅客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尤其对于占全国口岸出入境流量近40%的深圳口岸将面临较大压力。当前,深港各陆路口岸中,仅皇岗口岸24小时通关,这显然满足不了湾区城市群融合发展的需求。

罗育德认为,除了莲塘口岸外,深圳湾口岸也有条件24小时通关。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圳湾口岸对外开放的批复,深圳湾口岸原计划实行24小时通关。但2007年口岸开通初期,受通关客流、车流量的影响,经深港双方商定并报国务院同意,通关时间暂定为6:30-24:00。近几年,深圳湾口岸实际旅客流量较原规划设计成倍数增长,24小时通关条件已经成熟。

推动湾区医疗资源整合共享

医疗健康服务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罗育德说,多年来,深港两地一直在探索医疗领域的合作,取得很多成果,问题也不少。一方面,医院管理体制、医疗服务以及药品使用范围差异较大,给转诊对接带来不顺。另一方面,香港医疗保险体系与内地未能实现充分对接,跨境就医转诊难以实现异地结算和报销。

罗育德认为,解决上述体制机制难题,需要在条件成熟地区和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充分试点。建议广东省授权深圳市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对接,着力破解体制障碍,为粤港澳医疗卫生领域深度合作提供样本。

具体而言,在医院合作方面,可以选取条件较为成熟的港澳公立医院与深圳开展战略合作,试点建设区域医疗联合体,力争实现“诊断结果互认、医疗资源共享和服务标准统一”。在保险方面,探索将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在深就业港澳居民纳入深圳医疗保障体系,并力争将深圳三甲医院纳入港澳商业保险参保医院范围。

建立穗深港协同创新合作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建成全球创新高地?省人大代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嵇世山认为,广州、深圳、香港三地均具有引领优势,应该通过科学引导这三座城市的定位,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在嵇世山看来,香港知名高校聚集,基础研究能力较强,广州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布局全面,深圳创新型企业聚集,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强。在保持城市之间适度竞争的同时,更需在省级乃至国家层面加强广州、深圳、香港三个引领城市的协同创新合作机制。同时,依托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规划珠江东岸与西岸创新联动的环珠江口科技创新环带,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

打造湾区“一站式”法律服务中心

“法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当前,大湾区内存在三个独立法律体系,要实现协同发展就需要破除各种法治壁垒。”省人大代表、万商天勤(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作人韩俊建议,尽快着手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城际合作的新型法律体系。

她认为,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应制定湾区城际之间的经贸合作条例,打造廉洁透明的法治政府、公正的司法系统、健全的商事纠纷解决途径。特别应当借鉴港澳地区立法、司法、执法先进经验,探索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接轨港澳先进法律体系。

韩俊还建议,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放和深度合作,建立湾区国际法律服务中心,邀请港澳律师或相关港澳行业机构或协会加入共建,为湾区内涉港、涉澳的企业走出去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

相关阅读:
安宁区开展“巾帼暖人心”走访慰问活动 我市春节逾百项文化活动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