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两高一部:非法集资“非法性”认定要依国家金融管理法规

原标题:两高一部:非法集资“非法性”认定要依国家金融管理法规

新京报快讯(记者 何强)今日(1月30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两高一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记者注意到,《意见》明确了非法集资的“非法性”认定依据。

办案机关认定“非法性”应当以国家金融管理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对于国家金融管理法律法规仅作原则性规定的,可以参考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国家金融管理法律法规制定的部门规章或者国家有关金融管理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予以认定。

非法集资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形势十分严峻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缐杰介绍,一段时间以来,非法集资犯罪案件持续高发多发,特大规模非法集资案件不断增多,案件规模不断扩大,涉案金额不断攀升。同时,非法集资犯罪手段不断翻新,隐蔽性和迷惑性增强,并向互联网金融领域迅速蔓延,打击非法集资犯罪的形势十分严峻。

为了解决办理非法集资犯罪案件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统一法律适用,指导司法办案,最高人民检察院牵头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在广泛听取意见、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意见》。2019年1月30日,“两高”、公安部联合印发了《意见》。

《意见》回应当前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执法司法突出问题

缐杰介绍,此次《意见》出台注重坚持问题导向,对当前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作出了全面回应和规定。

据了解,在《意见》研究起草过程中,梳理和总结了当前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执法司法中反映突出的四个方面十多个问题。其中,“非法性”认定、单位犯罪认定、涉案下属单位处理、犯罪数额认定、案件管辖等问题,均是近年来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中地方公安司法机关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

《意见》共十二条,针对当前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执法司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从实体法律适用、诉讼程序、政策把握和工作机制等四个方面做了规定。

明确主观故意认定:应依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任职情况、职业经历等综合分析判断

记者了解到,在实体法律适用方面,除明确非法集资的“非法性”认定依据外,《意见》还明确了单位犯罪的认定和涉案下属单位的处理。规定了非法集资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认定标准以及单位是否以实施非法集资犯罪活动为主要活动的认定因素。针对司法实践中涉案单位下属单位众多、层级复杂,认定追究刑事责任困难的问题,要求办案机关应当全面查清涉案单位,包括上级单位(总公司、母公司)和下属单位(分公司、子公司)的主体资格、层级、关系、地位、作用、资金流向等情况,区分不同情况依法作出处理。

如何认定主观故意问题?《意见》指出,针对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故意的问题,明确应当依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任职情况、职业经历、专业背景、培训经历、吸收资金方式等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符合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应当认定为集资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在犯罪数额认定上,《意见》指出,针对司法实践中向亲友等特定对象吸收的资金以及重复投资的资金是否计入犯罪数额的问题,规定了向亲友或者单位内部人员吸收的资金应当计入犯罪数额的三种情形,以及集资参与人收回本金或者获得回报后又重复投资的数额不予扣除,但可以作为量刑情节酌情考虑。

新京报记者 何强 编辑 于音 校对 王心

相关阅读:
马哈蒂尔证实马来西亚东铁计划未取消 中马仍在谈 来穗团圆家庭登广州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