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想人才“下乡” 基建要跟上

原标题:想人才“下乡” 基建要跟上

省政协委员、广州岭南教育集团董事长贺惠山

省政协委员、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森平

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汤惠君

广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省社科院院长王珺

民盟省委会副主委,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教授邓文基

省政协委员、澳门广州社团总会常务副理事长马志达

广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让人才发挥作用?在粤的港澳青年想在广东创业,如何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环境?在1月28日下午举行的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记者会上,省政协委员们就广东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接受记者提问。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建广、罗桦琳、龙锟、

廖靖文、李波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乔军伟

乡村振兴

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陈祖煌

县域规划和村庄设计还需下大功夫

“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工作有序推进、整体开局良好,政策框架初步建立、整治成效初现,让全省人民看到了希望,树立了信心,得到广大农民的真心拥护、积极参与和广泛赞同。”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陈祖煌在记者会议上表示。

陈祖煌介绍,2018年,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历时两个月深入全省20个地级以上市、39个县(市、区)、160多个自然村,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和协商式民主监督,发现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在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释放农村发展潜力上大胆创新,探索了许多适合当地实际的新经验,包括在发挥党建引领上有了新招实招;破解“政府在干、农民在看”难题上有新办法;探索解决乡村振兴工作“人、地、钱”难题中有了新抓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整治方面有“硬办法”;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落地见效显新象,初步形成了多方参与、齐心协力助推乡村振兴新局面。

但是,委员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县域规划和村庄设计还需下大功夫;人居环境整治任重道远;基础设施补短板任务艰巨;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办法不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尚缺乏长远制度安排;农村基层治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农村综合改革推进相对滞后,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等。

陈祖煌表示,委员们建议,各地乡村振兴工作要乘势而上、力度不减、精神不懈。既要雷厉风行,蹄疾步稳,敢打攻坚战;还要久久为功,保持定力,善打持久战。坚持不懈全面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用力加速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固底板、补短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省政协委员、广州岭南教育集团董事长贺惠山

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年轻人才

目前广东省乡村人才资源现状如何?人才战略如何实施?省政协委员、广州岭南教育集团董事长贺惠山认为,广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抓住人才这个“牛鼻子”,全力推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乡村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贺惠山在记者会上提供了两组数据: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只有1690多万人,仅占农村劳动力的3.3%。商务部统计发现,2017年农村网店有980多万家,从业人员有2800多万,这些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怎么让产业兴旺,而产业兴旺的关键是人才问题。”他说,“只有让人才,尤其是年轻的人才想下乡、要下乡,才能真正破解乡村人才队伍的长期建设困局。”

如何让年轻人才愿意下乡,能在乡村留下来?他建议,要适应年轻人对于职业体面感的需要,引入最新的市场动向,与最新的产业结合,尤其是“互联网+”模式、创意农业、新型农业服务业等。同时,要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建设,让农村更美、更现代化,使其符合生态文明条件下年轻人的生活环境要求。此外,针对当代青少年学生选择专业追求“高大上”的现状,创新教育理念,打破学科和专业壁垒,以事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核心,大量培养与农业相结合的交叉复合型人才,使得职业的地域性界限模糊化、青年学生的选择多元化。

此外,乡村振兴不能仅仅依靠本地人员返乡,还要吸引外来人才。通过税费等多方面的双创激励机制等,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律师等技能人才,到乡村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省政协委员、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森平

县、乡(镇)政府应该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

当下,农村面貌发生可喜变化的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着“重建轻管”的问题,这该如何解决?“推进广东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方面之一。从广东农村实际情况来看,基础设施方面‘重建轻管’是一个突出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省政协委员、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森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必须增强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

杨森平表示,现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权责不清、缺乏奖惩机制、群众受教育水平较低、缺乏管理基础设施的能力等原因,导致存在“不愿管”“不会管”“没钱管”等问题。

杨森平建议,在乡村基础设施管理方面,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保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性,避免因不落实、轻实干,使乡村振兴战略停留在文件和口号上。他认为,为了增强地方政府管护农村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出台一些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将地方政府考核评估与基础设施管理情况相联系等,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大活力和动力。

同时,他还提出,针对“不会管”的问题,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镇)两级政府应该加强对村干部和农民的教育,提高其管理农村基础公共事务的能力。杨森平建议,应大力提升村干部的素质,开拓他们的视野,方能让他们有能力和意识来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管理。建立健全诸如《村规民约》《卫生管理制度》《公共设施管理制度》等管理措施,以制度的形式明确村委会干部和村民管护基础设施的义务和应具备的能力。

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汤惠君

加大力度推进编制符合农村实际的规划

如何着手全省各地农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汤惠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三清三拆三整治’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工作,是解决农村脏乱差难题的抓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汤惠君表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涉及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如何发挥好规划的引领作用非常重要。”

汤惠君认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步,是一场硬仗,如何发挥好规划的引领作用在整个战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她认为,只有做好了规划,才能理清村庄发展思路,统筹安排各类资源,才能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通过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明确乡村振兴各项任务优先时序,做到农房建设有规划管理、村庄整治有详细安排、生产生活空间合理分离,优化村庄功能布局。

汤惠君建议,鉴于目前还有部分村庄规划不到位,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指导依据不足,未来必须加大力度推进编制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要、体现乡村特色的规划。通过这些新的规划,合理安排整治任务和建设时序,确定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并提出明确的环境整治的路线图、时间表。

下一步,应当以规划为引领,强化农村风貌管控,建立乡村建设审批许可制度,根据区域乡村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提供农村住房建设户型参考样图,确保乡村文化和乡村特色。

湾区建设

广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省社科院院长王珺

促进粤港澳三地之间的互访互信

广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省社科院院长王珺在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记者会上介绍,2018年,省政协委员从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机制、融合发展机制等方面提交了60余件提案。

委员的很多意见、建议都已经纳入到正在不断完善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当中,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长远发展积累智力资源。

目前,省政协充分发挥政协专家多的优势及港澳委员的作用,促进粤港澳三地之间的互访互信,对接各方发展需求,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共为。

王珺指出,在先进制造业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存在总体规模偏小、结构调整不到位、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存在障碍、产业总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政协委员赴广州、深圳、上海、重庆、江苏等地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在跨行政区域合作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存在政策利用率不高、部分行业受制于事权、准入门槛仍然偏高等问题;同时,部分示范基地缺乏政策扶持、发展相对较慢;大湾区各城市也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机制,发展定位重复。针对以上问题,政协委员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省政协委员、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副书记张志华

重点建设一批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广东省服务港澳青年创业就业的情况如何?广东省政协委员、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副书记张志华等政协委员调研发现,港澳青年在广东创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港澳青年在粤的教育、医疗等生活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广东省青少年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调研报告显示,港澳青年对于在内地创业的主要忧虑,社会文化氛围差异占67.6%、居住交通不方便占43.2%、子女教育问题占27.0%。突出问题包括大湾区中心城市房价高、居住难,往返港澳交通不便利及费用高,港澳青年子女的教育需求与内地教育制度的衔接难,对内地医疗的信任程度低等。

其次,在粤港澳青年对“大湾区”认同度有待提升。目前,港澳青年对大湾区了解不足,对内地整体发展认识不充分。根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调研情况,只有44.8%的受访港澳青年听说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但在粤的港澳青年比港澳本地青年更认可内地城市青年的能力,愿意与内地青年开展合作。

与此同时,港澳创业青年获得的金融支持力度也不够。据调研,受访港澳青年认为创业资金缺乏、创业经验与市场认知不足是来粤创业的困难所在。部分港澳创业项目进入内地后无法适应内地市场,在内地创业筹集资金比较困难,内地银行借贷或评定准则要求过高。

张志华因此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一是集聚粤港澳创新创业优质资源,解决“落户难”“融资难”“招聘难”“发展难”问题。整合湾区城市优惠政策以及相关厅局资源,联合粤港澳三地银行、证券、金融机构强化金融支持,在基地建立“一站式”港澳青年服务平台,同时成立“港澳青年内地创业基金”,引入港澳专业孵化机构,推动进驻港澳企业获得风险投资。二是推动大湾区内地城市公共服务政策创新,建立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推出针对港澳青年的交通优惠计划,提供粤港两地医疗保险,同时搭建互联互通的教育平台。三是研究谋划“粤港澳青年创业区”试点,以“港澳式公共配套,专业市场运营”为原则,设立国际创新资源聚集区、港澳式服务供给区、公共配套生活区,引进港澳专业服务机构和产业链模式,提供具有港澳元素的优质服务。

民盟省委会副主委,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教授邓文基

促进人、财、物和信息等创新要素高效流通

目前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何优势和困难?民盟省委会副主委,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教授邓文基就此进行了分析。

“大湾区内缺乏专门机构统筹协调科技创新,导致不能及时解决科技协同创新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科创研发与产业布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因此,我们建议,由国家科技部牵头,粤港澳三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咨询机构共同组成大湾区科技创新协调发展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破解制度机制障碍,提升合作力度和效率。”

人才、资金、物资、信息流通不畅是粤港澳大湾区难以实现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现状,邓文基认为,可以创建更吸引人的“粤港澳大湾区绿卡”,以港澳优势吸引全球高端科创人才落户大湾区,进一步简化、放宽大湾区内科技交流合作的审批和通关。同时,促进科研项目经费跨境使用,金融服务互联互通,让更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在物品和信息流通方面,可以研究制定大湾区物流通关便利政策,设立三地直连互通的大湾区“互联网特区”。

数据显示,大湾区现有40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散裂中子源、超算中心、中微子实验室等多个大科学装置,2017年大湾区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17.6万件。但在源头创新能力上,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仍有较大差距,专利真正发挥作用的比例也远低于旧金山湾区。针对源头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邓文基建议设立大湾区科技攻关专项,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科技企业对接,引导推进自主创新领域的合作,重点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和引领效能的中医中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项目,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省政协委员、澳门广州社团总会常务副理事长马志达

将横琴口岸打造成“智能便捷化”示范性口岸

日前,国务院已批复同意将澳门莲花口岸搬迁到横琴口岸,委员对新口岸的建设以及通关体制有何具体建议?

“作为连接横琴和澳门的唯一门户,横琴口岸的开放性、先进性和便捷性程度将对促进粤澳深度交流与融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乃至实现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的宏伟目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省政协委员、澳门广州社团总会常务副理事长马志达因此建议,将横琴口岸打造成“智能便捷化”示范性口岸。

如何将横琴口岸打造成通关智能、高效、便捷的示范性“新门户”?马志达认为,在通关模式上,目前横琴口岸实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广东、澳门两方检查单位要充分协作,实现“信息互换、执法互助、监管互认”,做到“单项检查、信息共享、结果互认”机制,客观上实现“一次排队、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最大化优化通关程序,提升通关效率。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探索实施“入境检查、出境监控”,最终实现“单边验放”。

马志达建议,在管理上,还可以通过科技植入提高通关效率。“对于旅检通道,要推广运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技术实现自助通关。大胆尝试运用物联网新技术、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建立通关人员数据库以及人员信誉记录,实现智能通关。对于货检通道,扩大‘先期机检’‘智能识别’的作业试点,提高机检后直接放行比例。”

马志达认为,智能管理还体现在自助通道的使用上。“自助通关查验通道比人工通关查验通道更快捷和高效。建议在口岸内设置自助签注机,方便内地居民签注。同时取消自助通关年龄及身高限制,进一步方便居民通关,提高通关效率。”他建议。

象牙塔里的斜杠青年 广州第二CBD即将在天河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