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举全省之力 推湾区建设

原标题:举全省之力 推湾区建设

2019年,我们这样干!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洋、何瑞琪、林霞虹、方晴、贾政、黄子宁

扭住建设粵港澳大湾区这个“纲”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共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布局建设一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开展前沿技术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的运营管理和机制安排,建成开通莲塘/香园围口岸,加快粤澳新通道、新横琴口岸建设,推广实施“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一站式”通关。

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深入推进粤港澳合作办学、合作办医,抓好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二十条”,积极开展首创性的改革探索,争取国家支持筹建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创新横琴分线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积极争取自贸试验区扩区。

咬定三大攻坚战目标不放松

全面完成农合机构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多措并举压降不良贷款。

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实现每个有劳动能力、有参与意愿的相对贫困户都有扶贫产业项目带动。

统筹推进教育、社保等保障性扶贫,扩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学生生活费补助范围,确保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纳入兜底保障。

基本完成茅洲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主体工程,推进练江流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系统整治,抓好广佛跨界等重污染河流整治,“一河一策”推进国考断面达标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新建城镇污水管网5000公里。

加强臭氧污染治理,抓好压减燃煤、移动源污染和扬尘治理等关键环节,基本完成“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

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培育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扎实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大力引进优质高端装备制造项目。

加大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力度,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再推进3000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珠三角城市群启动5G网络部署,加快5G商用步伐。

全面落实“实体经济十条”等政策,在支持企业融资、解决用地难、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进一步出台专项政策。

稳定社会保险征缴政策,适度降低部分社保险种的缴费比例。

狠抓节能减排,严格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

完善“三旧”改造政策体系,抓好连片改造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改造面积不少于5万亩,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率达到15%以上。

打好治理违法建设攻坚仗,全年完成整治1亿平方米以上。

加快科技创新强省建设

全面组织实施九大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推动激光设备与器件、服务机器人、国际数学中心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平台落户广东。

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布局建设海外研发机构,鼓励大中型骨干企业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企业研究院和企业重点实验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提高到40%以上。

全面实施人才优粤卡制度,优化人才签证服务。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教育,抓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着力培育“南粤工匠”队伍。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专业孵化器。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支持新建5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继续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扶持100个专业镇、1000个专业村发展特色产业,创建“粵字号”农业知名品牌。

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优先在沿交通线、沿省际边界、沿景区、沿城市郊区重点推进,滚动打造10-20个示范县、100-200个示范镇、1000个以上示范村,年底前基本完成人居环境基础整治任务。

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和南粤党员先锋工程,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干部培训,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实施基层文明创建工程,建设一批名镇名村和文明示范县镇村,推动地方戏曲进农村,打造一批富有岭南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

提升县城和乡镇建设水平,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推进“万企帮万村”行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

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

做优做强珠三角核心区。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产业、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等深度一体化,加快跨珠江口通道建设,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携手港澳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

支持东西两翼沿海经济带建设。建设好汕头、湛江2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动汕头进一步焕发特区活力,促进湛江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培育壮大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阳都市区,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串珠成链。

在粤东粵西沿海集中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大力发展临港化工、海工装备、海洋生物、海上风电等产业,推进南海油气开采。

建设北部生态发展区。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在韶关和清远北部试点打造集中连片的生态特别保护区,开展粤北南岭山区生态修复,积极创建国家公园。

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低碳新型工业、现代农林业、健康医养等生态产业,支持云浮等地建设南药基地。

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出台促进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鼓励和放宽民间资本准入,大力发展信息、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业。

促进网络购物、远程医疗、新零售等加快发展。

着眼打基础利长远和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深化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全年安排省重点项目投资6500亿元。

加快打造珠三角联通粤东粤西粤北的高快速交通通道,推进赣州至深圳、广州至汕尾、汕尾至汕头等高铁建设,开工建设广湛高铁,建成梅汕铁路等项目。

加强与央企、大型民企、外企战略合作,建立重大产业项目引进“绿色通道”,吸引更多优质产业项目落户。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促进就业九条”,激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做好异地务工人员就业和困难人员托底帮扶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统筹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试点推行地市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县区统筹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位覆盖率,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

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强化学生体育锻炼,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三医联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按病种分值付费,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保障临床用药供应和安全。

完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加强艾滋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重大疾病防控,推进职业健康管理,完善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巩固拓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成果,落实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做好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工作。稳步推动医保城乡一体化改革,加快推进医保、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

坚持租购并举,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逐步推进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和新市民住房问题,试点推进共有产权住房建设,新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2.4万套。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万人以上,支持外出人员返乡就业创业,鼓励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投身农村建设。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推动优秀岭南文化走出去,讲好“广东故事”。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落实好向各地市委托下放的省级行政职权,继续下放一批省级管理权限,将省级权责清单事项从3018项压减到1000多项,把更多的微观审批管理职权交由各市实施,更好厘清省市间权责关系。

优化省级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

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分类管理和落地便利化改革,实现开工前政府审批时间民用建筑项目不超过41个工作日、工业项目不超过45个工作日。

深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公共信用信息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共享运用,形成全省信用联合奖惩一张网。

大力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加快建设全省政务大数据中心,推动部门间数据共享。

拓展“粤省事”移动政务平台服务范围,实现高频服务事项省内全覆盖,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继续深化省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加强政治建设。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

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自觉接受巡视监督和监察委员会的监督,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加强作风建设。各级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坚持厉行节约,一般性支出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压减,严控“三公”经费预算。扎实抓好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2019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

一、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六类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170元。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503元、228元提高到554元、251元。

二、建立涵盖学前至高中各学段的生均经费保障制度。全省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300元,对符合条件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参照给予补助;全省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500元。

三、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和服务能力建设。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培训全科医生5580名、产科医生(含助产士)1000名、儿科医生360名,扩大订单定向医学生招收规模至每年1400名。

四、加大技能培训和创业就业支持力度。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最高30万元、最长3年的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实施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补贴、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对按规定参加职业技能晋升培训、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在粤务工省内外城乡劳动者发放补贴30万人次。

五、提升“四好农村路”质量安全水平。建设临水临崖、急弯陡坡和安全事故多发路段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6万公里,完成通建制村(镇通建制村、建制村通建制村)通畅工程4000公里,完成2277个省定贫困村通20户以上自然村村道路面硬化1000公里。

六、支持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等富民兴村特色产业。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贫困山区100个农业特色专业镇、1000个农业特色专业村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七、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和文化遗产保护。支持189家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免费开放,实施100个文物保护利用项目。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非遗周等大型非遗传播和文化惠民活动。

八、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和提升改造乡村公厕3100座,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到98.5%。新建旅游厕所512座,改扩建415座。新建和改造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厕所103座。

九、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测。完成不少于55万批次食品抽检任务,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年每千人5批次。省内生产的基本药物品种抽检覆盖率达到100%。

十、依托数字政府“粤省事”平台强化政务便民服务。进一步优化平台已上线服务事项业务流程,实现群众填写表格、提交材料、跑动次数减少50%以上,已上线服务事项“零跑动”超过80%。依托“粤省事”平台支撑,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100%覆盖。

相关阅读:
年夜饭“最低消费”8888元! 建议在广州南站设港澳人士政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