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外孙眼中的丰子恺

原标题:外孙眼中的丰子恺

丰子恺为宋菲君画的漫画

丰子恺在作画中

宋菲君 众所周知,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音乐教育家、文学家和翻译家,那么在丰子恺的子孙眼里,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近日,“海上丰采——丰子恺艺术特展”在上海海派艺术馆展出,此次展览精选了200余件(套)丰子恺的书画作品、168幅装帧设计书籍封面,而丰子恺的后代受邀出席了开幕式,当中就包括了其大外孙宋菲君。展览结束后,宋菲君接受了本报全媒体记者专访。言谈间,丰子恺的形象在其外孙的记忆中一点点鲜活了起来。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晓璐

他的画无需翻译

丰子恺特展开幕式那天,宋菲君作为特邀讲解员,耐心地为观众和媒体一一讲解着每幅漫画及其背后的故事。他指着入口处的一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作品介绍道:“这幅作品是上世纪20年代丰子恺的第一幅公开发表作品,最初是黑白色的,后来才添了色。”他又指着另一幅《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道:“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作品之一。有一次,我去澳大利亚作学术报告,结束后,我送了我临摹的这幅画给当地学校校长,结果我还未曾解释,该校长便将画中内容讲得头头是道,他说丰子恺的画是无需翻译的。我想这就是丰子恺作品的特点,他是一位大众画家。”

展区中央,有一件长达21米的书法作品引来不少观众驻足观赏。这幅作品是丰子恺历时4年,为小女儿丰一吟手书的书法长卷《文人珠玉》,遴选了约200首他喜爱的古诗词。据介绍,这部作品当年差点被丰子恺送人。当时一位友人去丰子恺家中做客,瞧着这幅长卷很是喜欢,丰子恺便欣然相赠;后来这位友人回家后瞧见了卷尾处“一吟宝藏”的字样,才赶紧把手卷送了回来。

丰子恺的好客是出了名的,虽然他并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但宋菲君说:“若是碰上说得来的朋友,外公的话就变得没完没了。”故而在节假日时,丰子恺家中总有不少到访的好友,既有政府官员、也有文坛艺苑大家和学校教员,更有许多普通百姓,他的朋友圈几乎涉及了各个阶层。“他交友、送画很是随性,人如其画,一切依照本性。有一年一位大官想要买他的画,他愣是拒绝了,结果转头就送了幅画给卖粥的大伯。”宋菲君说。

这样的故事不止一个。还有一次,丰子恺出门坐三轮车,车夫骑了一半,突然停下来回头问道:“先生,冒昧问一下,您是不是丰子恺先生?”丰子恺答:“我是。”车夫点点头,骑到一家文具店门口停了下来,匆匆进去买了本小本子,又问:“您能不能给我画幅画?”丰子恺一愣,立刻答应了下来。画完,恰好到了目的地,车夫硬是不要钱,丰子恺便说:“画画归画画,车钱总还是要的。”“外公乐于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每当他们问他要画时,他总会一口答应。”宋菲君说。

他的影响深刻长远

作为丰子恺的大外孙,宋菲君的整个少年时期都陪伴于外公左右。外公是他敬重的长辈,也是他人生道路的一盏指路灯,即便丰子恺“崇尚快乐教育,很少干预孩子的选择”,但他对宋菲君的影响却深刻而长远。

宋菲君1942年出生于贵州,从小便跟着丰子恺四处迁徙,但无论搬去哪里,家学从不间断,“外公的古典文学功底深厚,知识渊博,我每周末住在外公家时,他都会教我20~30首古诗词,而且从不让我死记硬背”。比如有一次,丰子恺带全家去南京游玩,他便提议用“南京”一词为由头,各人背诵一首诗;还有一年,他们全家在上海的某饭店吃饭,等菜间隙,丰子恺便号召众人玩猜古诗词的游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初二那年,宋菲君突然萌生了作画的念头,他写信给丰子恺道:“外公,我除了想学古诗词,我还想学画画,学美术。”丰子恺立马回信道:“菲君,你想学美术,我一定教你。”此后,宋菲君便跟着丰子恺学古诗词和美术,直到高中毕业后他考入北大物理系,才搬至北京生活。

说起来,宋菲君最终会选择理科也全是因为丰子恺的一句话。“我从小便兴趣广泛,喜欢画画、音乐、天文等。”宋菲君告诉记者,“外公从不强求,但若子孙真心喜爱,他便是第一个支持者。我那时想学画,他就亲自教我。后来,我为了给小姨唱京剧时伴奏,便提出想学胡琴,他又请来了梅兰芳大师的琴师为我教学。”

让宋菲君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高一那年,他与几个同学一起依照物理书的介绍,自制了一台望远镜,丰子恺知道后很是高兴,挥毫作画并题词道:“自制望远镜,天空望火星,仔细看清楚,他年去旅行。”

后来高二分文理班,宋菲君很是纠结,他想考中央美院,也想去北大中文系,同时还想学数理化。分班前一天,宋菲君来到外公家,丰子恺正站在阳台前边踱步边念诗,他瞧见外孙眉头紧蹙,问道:“菲君,你有什么苦恼?”宋菲君便将自己的烦心事向外公倾诉,丰子恺听完,不假思索道:“我们家会画画、会古诗词的人不少,但数理化念得好的只有你,我的意见是不如考北大。”

丰子恺的意见一锤定音,此后这个艺术之家终于有了第一名科学家。退休前,宋菲君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从事光电领域的研究。但时至今日,宋菲君依然苦练画技,临摹丰子恺生前的画作,画里流露出的满是他对外公的思念和追忆。

他爱孩子更重品德

事实上,丰子恺同样也是个爱好颇多的人,他虽以画画为生,但会说外语,爱听京剧,又涉足过书籍装帧艺术,早年更曾随李叔同学过钢琴,后来去日本游学时还学了小提琴。宋菲君遗憾表示,自己从未听外公演奏过,但当时家里的乐器却不少,除了小提琴,还有一架钢琴。

在丰子恺的熏陶下,他的子女、孙辈们个个都是多才多艺。在展馆一隅,记者还看见了丰子恺子女们的简介,并附上了丰子恺为他们画的童年时的画像,每张都生动活泼。

熟知丰子恺的人都知晓,丰子恺素来喜欢孩子,也爱画孩子。他曾说:“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在丰子恺的画中,儿童占了极大比例,宋菲君因而笑称,“我们每个人都曾是外公的模特,他特别善于捕捉孩子童真的一面。比如外公有一幅画,画中有三个人,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小孩趴在其中一个大人的肩上,嚷着:‘等我长大了也叫你爸爸。’这记录的就是我儿时一件有趣的往事,当时,我听见舅舅喊外公‘爸爸’,我便问道:‘为什么我喊你外公,他喊你爸爸?’外公笑道:‘因为他是大人,你是小孩。’于是我便说:‘等我长大了,也喊你爸爸。’后来我的这句话就被外公收进了这幅画中。”

“外公与我们相处时总是十分有耐心,极少发脾气,他宠孩子,但绝非无底线地溺爱,他的底线便是品德端正。”正如宋菲君所说,相较于成绩,丰子恺更看重人品。

宋菲君记得,在与外公相处的那些年里,外公有且仅有一次非常严厉地写信批评了他,“那是因为我初一那年十分淘气,期末时,总分为5分的品德分只拿了4分。在外公心中,学问只排第二,品德才是最重要的。”

1975年9月15日,丰子恺与世长辞。他用一支笔画众生百态,写人间沧桑,成为了中国漫画界的一代大师。可于外孙宋菲君而言,丰子恺就是他心目中最慈爱的外公,同时也是一位大众画家。

审批权限尽可能下放至区 河源下月办花灯民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