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地下空间寸土寸金,使用业态不能以停车库为主,能否建成战略大数据中心?

原标题:上海地下空间寸土寸金,使用业态不能以停车库为主,能否建成战略大数据中心?

摘要:如今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增大,地下网络化、深层化趋势日益明显。

上海某个地下隧道工程,因为施工原因造成了900 米长的废弃,至今已有十多年。每年不仅带来几千万的维护费用,还给周围环境造成视觉污染。

对于寸土寸金的上海而言,地下空间同样金贵,能给城市进一步发展提供额外的空间。然而目前本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还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使用业态比较单一,以地下停车库为主。

与其同时,本市地下空间开发也存在不利条件:上海属于软土地基,地下水位高,开发风险大。如今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增大,地下网络化、深层化趋势日益明显。

基于此,市政协委员、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王训国呼吁,“加强上海地下空间管理工作精细化,是一件十分重要且非常紧迫的工作。”他建议,要推动规划布局和设计精细化,形成上海地下空间规划体系,“要加强地下空间中层、深层和超深开发利用研究,编制浅、中、深三层地下空间立体化、网络化、集约化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布局、丰富地下空间功能开发。”

还有,就是上海地下空间多头管理的现象明显。目前,地下民防工程由市民防部门管理负责,居住区地下停车库是市房管局负责,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由申通集团负责。“真空的地方出现管理缺位找不到责任主体,叠加的地方出现相互扯皮和推诿。”王训国因此建议,要明确责任主体和主要责任,加强地下防灾减灾方案的演练并常态化,建立统一的地下空间应急管理平台和应急处置工作方案。

还有就是地下空间管理科学技术不能缺位。有代表建议,要充分利用物联网、摄像头、人脸识别、虚拟现实、城市大脑等手段,加强地下空间的常态化监管,提高信息化管理技术水平和地下结构安全监测。

而来自上海科协的杨建荣委员建议,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闲置的人防工程、民防工程、隧道工程,统一设计,统一使用,构建战略大数据中心,“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土地,考虑到地下空间常年恒温恒湿还能节约能源。利用原有的人防设施和建筑物,还能节约建设工程周期和投入。”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张骏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朱瓅

相关阅读:
宁夏:毕业5年内大学生创业最高可申请30万元贷款 河南:2019年将实现建制村全部通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