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0个月紧张施工 武康大楼这座95年历史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重回“清爽”
武康大楼重回“清爽”
昨天早上5时许,位于淮海中路余庆路口的最后两根路灯电源线被拆除,标志着经过10个月的紧张施工,武康大楼周边区域架空线入地合杆工程正式完工,盘桓在建筑周身的黑色“蜘蛛网”从此消失在人们眼中。这座拥有95年历史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终于拥有了进入21世纪后首张清新的“素颜照”。
疏朗天际线回归
去年3月13日,武康路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程正式开工。今年1月16日,大楼周边所有电力线拆除,意味着架空线入地工程进入最后的加速冲刺阶段。
徐汇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综合科科长施敏,为记者还原了武康大楼架空线全部拆除前的最后50多个小时:
1月22日晚,武康大楼淮海路一侧的多功能杆已全部就位“立正”。当天晚上,同一侧的信息线全部剪除;
1月23日晚,已经剪除的信息线完成“大撤离”,至此武康大楼周边黑色信息线完成“入地”;
1月24日晚,负责为淮海中路、武康路、余庆路、天平路、兴国路这一五岔口的两座路灯供电的电源线完成最后一班岗;
1月25日清晨,两座路灯电源线启动拆除,意味着武康大楼周边最后两根架空线告别历史舞台,百年前疏朗天际线正式回归。
最繁忙路段“两大战役”
2018年,徐汇区首批架空线入地工程于当年3月上旬启动,淮海中路的华山路至宛平路一段,成为全区首条试点道路。紧接着启动的便是武康大楼南侧淮海中路一段的架空线入地,而这也是上海地下路况最复杂的道路之一。
徐汇区建交委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武康大楼周边架空线入地有两大“重点战役”,每一战都是在针尖上跳舞、与时间赛跑。
战役一是大楼西侧武康路一段的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去年3月开工后,这一段百来米的距离成为上海中心城区首条开工的架空线整治道路。去年9月30日,大楼武康路一侧的架空线先行完成整治,大楼西立面初露昔日峥嵘。
战役二是大楼淮海中路一侧的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去年4月开工后,分别于去年8月、11月完成电力、信息的主排管建设,并于去年12月30日完成人行道进户管敷设,意味着武康大楼两侧的架空线入地工程土建施工在2018年底竣工,具备了割接条件。
1月24日,大楼周边电力线和信息线均完成割接撤线工作,共拆除信息通信光缆65根、钢绞线10根,拆除电力电缆线路中10千伏架空线路和0.4千伏架空线路各一路。
“没想到又见大楼以前样子”
这栋老楼,可能是上海出镜率最高、最为人熟知的历史建筑之一。始建于1924年的武康大楼位于徐汇区淮海中路1842-1858号,大楼形如巨舰,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是上海落成的第一座外廊式公寓。著名演员赵丹、王人美、秦怡、孙道临,著名导演郑君里都曾是这里的住户。聂耳曾邀王人美在这里试弹《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即后来成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1953年,大楼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正式更名为武康大楼。
然而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这栋建筑的外立面就逐渐被数不清的电线杆、架空线、空调外机和格式电缆“包裹”。住在武康路上的赵阿婆今年84岁,回忆起45年前刚搬来时的情景,她说武康大楼周边“清清爽爽”的记忆快要模糊不清了,这座精致典雅的大楼被许多电线包围。1月24日下午,坐在大楼前“五岔路”口晒着太阳的赵阿婆,眼神却开始发亮:等到最后两根细长细长的电线拆除,在她记忆中,昔日武康大楼前“光亮亮”的场景即将再现。“没想到,活到80多岁了,又能看到大楼以前的样子,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