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景德镇瓷器要靠老外来传承?一位“洋景漂”的反问,提醒了我们什么
摘要:他直言对“洋景漂”这个标签并不感冒:“我这么爱陶瓷,为什么不能算是一名景德镇人?”这句反问绝非狂妄。
外籍人士长期驻扎,对中国很多大城市来说早就不稀奇,但对“千年瓷都”景德镇却算史上头一回。前不久,我来到景德镇采访,发现这个相对偏僻的内陆小城居然聚集了成百上千的海外陶瓷爱好者。每逢春秋时节,他们就像候鸟一样从全球各地赶来,有人已“驻扎”近20年,还有人已在当地结婚生子,彻底扎根。他们被当地人称作“洋景漂”。
景德镇并不是没有辉煌过——这座小城曾经承载了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的想象。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这个还叫“昌南”的小镇盛产的精美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第一次远销世界各地。在欧洲,人人以获得一件昌南瓷为荣,将其视为和丝绸并列的中国最棒的出口产品,干脆把“昌南”的谐音“China”作为瓷器和瓷器的家乡“中国”的代称。时过境迁。随着机器化大生产的普及,景德镇瓷业失去竞争力,愿意坚守传统制瓷手艺的人越来越少,景德镇 “瓷都”称号一度不保——许多中国人,都快要忘了景德镇了吧?倒是“洋景漂”带来新的设计理念和管理方式,让这里重新焕发活力。
景德镇陶瓷闻名于世,都还一度面临生存危机,更多小众的中国传统文化样式,生存状态就更不乐观。截至去年底,我国的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40个,其中7项被列为“急需保护”。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保护政策,许多非遗传承人仍然感慨“后继无人”。而一些原本“密不外传”的老师傅,如今也开始带起洋徒弟了。
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群体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特有产物。不得不承认,某些文化的消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有些中国传统文化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却也值得反思:为什么作为本族人,我们没能更好地传承、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倒是让外来者担起了这份使命?
不管是文字、歌曲还是器物,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文化的核心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而任何文化的传承,都需要载体。回望过去几十年,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速发展的时代让人们有了更多接触外部世界的机会。但传统的印记,却在不经意间变得淡了。年轻人同历史的亲近,越来越多地局限在了课堂、网络、博物馆;许多古建筑、老街坊在快速城市化进城中被高楼、宽马路取而代之。这背后的多少暗含的文化取向,不无值得反思之处。
与之相对,另一种极端也值得警惕。比如几年前开始流行的“国学热”,许多孩子被家长一窝蜂送到各种各样的“国学班”,穿着汉服摇头晃脑朗读经典。这在今天依然大行其市,有的还价格不菲。但这样被商人拿来牟利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传统文化又有什么关系呢?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问题;党的十九大,更将“文化自信”首次写入党章,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我们一再重温这些话语时,不妨多想一想,如何更坦诚、更认真地面对我们曾经拥有的灿烂文化,又如何用一种更合时宜的方式,将它们中的精华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值得欣喜的是,最近几年,许多地方已经意识到曾经的问题,重新对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起尊崇和保护的自觉。这是一个漫长而需要耐心的过程,更需要一些纯粹的热情。
我始终记得在景德镇遇到的一个来自美国纽约的陶艺家。他直言对“洋景漂”这个标签并不感冒:“我这么爱陶瓷,为什么不能算是一名景德镇人?”这句反问绝非狂妄。在来华前,他已画了30年的中国山水画,而他的这份坚持,无关功利,只因喜欢。或许,当再见到类似“洋X漂”的新闻时,我们不光看个热闹,也该问问自己:他们尚且如此,我们中国人自己呢?
栏目主编:朱珉迕文字编辑:朱珉迕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笪曦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