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受到规管的金融才会有效为实体经济服务

原标题:受到规管的金融才会有效为实体经济服务

受到规管的金融才会有效为实体经济服务

导读:影子银行与财富管理不是市场化的,而是刚兑之下的监管套利,也没有服务于实体经济与民营企业。资管新政等金融监管措施需要继续合理坚持。

日前,有学者观点表示,解决高杠杆问题,必须先啃下国企改革和地方政府融资这两个硬骨头,但是,我们在去杠杆上趋向于简单粗暴,用运动方式管理经济,其中,资管新政的问题最大。

该观点认为资管新政方向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影子银行所有创新都一棍子打死,要对资管新政进行认真的反思。原因在于,首先,影子银行本来是表外业务,是实体经济、民企企业,包括地方城投等获得资金的一个市场化渠道,一旦按要求全部转回表内,就要受到资本充足率的制约,无疑于把信贷的水龙头一下子掐死。其次,财富管理比较市场化,是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个创新空间,但现在限制资管公司产品的证券化,业务受到很大约束。其三,小贷公司等开展的助贷业务全部叫停,致使小贷公司大面积停摆,消费信贷急剧收缩,出现了所谓消费降级。

因此,得出判断“去年开始的经济下滑,是降杠杆降得太猛”,是资管新规惹的祸。在此推导基础上,其提出两个救急的治标措施和一个治本措施。救急措施之一是财政发力,要允许地方政府花钱,让他们把水龙头打开;救急措施之二是央行购买面临被清盘的企业股票或者债券。治本的措施就是对资管新政进行认真反思,暗示资管新政应该放松约束。

这种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即认为金融监管加强导致去杠杆过于粗暴,影响到经济运行。也因此,在中央提出今年宏观经济实施逆周期调节后,市场中相当一批人要求重回双放松的状态(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日前还有人鼓吹央行应该购买股票和国债(中国版QE),等等。

我们对影子银行和资管新政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断。

首先,我们认为,资管新政需要合理坚持。过去数年,政府部门提出通过金融创新为经济转型与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目标,影子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但是,这两个领域在放开的同时并没有进行足够的监管,导致金融体系出现一定的混乱和失控,酝酿了系统性风险。资管新政并非对影子银行一棍子打死,而是在交易、运营、营销等方面尽可能抑制影子银行产品的风险传导,建立秩序与规则。

其次,影子银行与财富管理并非是市场化的(市场化应基于规则),而是在刚兑前提下的监管套利,通过多层嵌套,带有庞氏色彩,蕴含巨大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也没有服务于实体经济与民营企业,反而一定程度上对实体经济与民营企业造成了直接伤害。因为影子银行的高收益吸引了过多资金涌向金融体系,通过各种金融资产管理工具进行了“体内循环”,这种“空转”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毫无帮助。相反,挤压了实体经济的资源,并导致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加剧了经济“脱实向虚”。

其三,资管新政有利于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起到稳定杠杆的作用。前订定观点认为影子银行是为实体经济、民营企业提供融资的市场化渠道,这个判断并不准确。中国影子银行与他国不同,主要流向了地方政府平台、房地产以及股市,以及一部分债券市场。也因此,才会有较高的收益率,制造业根本无法承受影子银行的融资成本。

资管新政切断了地方政府通过影子银行增加隐形债务的渠道,起到了稳定地方政府债务的作用,强化了财政纪律,并通过“关后门开前门”的方式,通过发行专项债控制住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资金投向。

资管新规对市场的冲击源于影子银行一部分流入股市的杠杆资金在撤出后,引起股市下跌,又遇上中美贸易摩擦,股市持续下跌暴露了股权质押风险,形成恶性循环。而且,这些大股东质押后的资金主要用于资本运作,而非生产。

因此,当前主要是结构性问题,而非货币政策问题,更不是资管新政阻碍了经济增长。我们认为有效实施资管新政,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才能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

相关阅读:
中纪委机关报谈蔡东家被执行死刑:让村霸远离百姓 国家税务总局全力推进减税降费政策落实